打比方和举例子的区别(29句文案短句)
打比方和举例子的区别
1、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2、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3、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5、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6、举例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所举事例可以是概括性也可以是具体的,但陈述事实是必须的。而陈述事实是很多论证方法的基础,所以事例论证容易与其他论证方法相混。关键看是只陈述事实、仅以事实来辩驳立论还是重心在其他方法的运用上,如果仅以事实就胜于雄辩了,这就是举例论证,如果重心不在此,则应该别的方法才是重点。同时,事例论证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典型的,不能是虚构的、假设的,这是其他论证方法不会拘泥的。
7、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8、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
9、5)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10、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11、6)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12、排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13、对比论证即将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14、●“听懂话”:听懂话,方向不出错,结果也不会差
15、4)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如:他来了,又走了。
1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17、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比喻论证的目的在于把抽象的道理讲得形象可感,而不在逻辑合理,尽管先在的前提就是要合理,但重心不在此。
18、“例如”一般放在所举的例子前面,表示下面就是例子。仅有举例子一个方向,指提示和进一步说明的意思,且举例的内容只能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用于所举例子的内容不是真实存在的,只能用“假如”来举例。“例如”不能用于虚拟语句。
19、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20、7)(只要)你肯去钻研,(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21、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2、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23、有的同学会说:“这句话不是比喻句吗?把‘太阳’比作了‘大火球’!”
24、11)(即使)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
25、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26、所举例子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更应如此,让人感觉到有可信度,更能说明事物的特征,语言表述恰到好处。
27、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
28、举例子:指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