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名言名句大全(82句文案短句)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大全
1、1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埸,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诸葛亮《将苑·将才》)。1仁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家室,此天下之将(诸葛亮《将苑·将器》)。
2、5)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其之事而观其性。
3、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诸葛亮的名言名句大全)。
4、诸葛亮这句名言,也很警示世人。世间任何事,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做人就要学会居安思危,才能长久地平安下去。就算有困难来了,自己提前也做好了准备。
5、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6、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类别:志向
7、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8、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9、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10、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诸葛亮《治国第一》)。(诸葛亮的名言名句大全)。
11、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12、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诸葛亮《赏罚第十》)。先令而后诛,则人亲附,畏而爱之,不令而行。赏罚不正,则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功(诸葛亮《赏罚第十》)。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喜不纵可戮之士,怒不可犯无罪之人;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戮无辜;喜怒之事,不可妄行(诸葛亮《喜怒第十一》)。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诸葛亮《喜怒第十一》)。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诸葛亮《喜怒第十一》)。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诸葛亮《治乱第十二》)。10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诸葛亮《治乱第十二》)。10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诸葛亮《治乱第十二》)。10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为,人之所瞻也(诸葛亮《教令第十三》)。
13、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诸葛亮《纳言第四》)。
14、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志不强毅,意不慷慨,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15、3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
1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7、喜怒之政,谓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喜怒之间,必明其类。——《诸葛亮集卷便宜十六策·喜怒第十一》
18、上联是说诸葛亮本在读书耕田,为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从隆中一对,三分定局开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终为国事奔劳不息。遗恨的是统一天下这件古今大难事未能成功,只留下前后《出师表》,犹可想见他的勋业。
19、下联是说曾封武乡侯的诸葛亮,治蜀有功,遗爱在民,千多年来人民都到这里来瞻仰祭祀他。联文对昭烈武侯同祀备加颂扬。
20、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1、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译文)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22、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3、1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诸葛亮《将苑·兵势》)。
24、2)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25、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26、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27、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
28、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类别:时间
29、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诸葛亮《与群下教》)。
30、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诸葛亮《为刘琦谋自安术》)。
31、管仲、乐毅,何许人也?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而管仲也被尊称为“仲父”。乐毅于公元前284年,带领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差点灭了强大的齐国。这两人都是我国春秋时期非常厉害的大人物,青年诸葛亮以此二人为榜样,志向远大。
3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33、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34、 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35、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36、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37、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38、这是诸葛亮的遗言,他死后,把自己所有的都还给了蜀国,没有给自己子女留下一分遗产和田地,因为他觉得那样会辜负刘备,更违背了他当初说非淡泊无以明志的志向。
3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须〕静也,才(欲)〔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40、——诸葛亮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民谚(励志天下)有文事必有武备——三国·诸葛亮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三国诸葛亮▪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1、 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4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3、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44、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5、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诸葛亮《自表后主》)。
46、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47、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4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4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滴水...
50、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51、1骄者招毁,妄者稔祸,多语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诸葛亮《将苑·自勉》),
52、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南征教》)。
53、纳言之政,为之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诸葛亮《纳言第四》)。
5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5、诸葛亮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东风,又是空城计,简直聪明极了!然而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恰恰是我们文化的一个致命伤投机取巧。----郎成平
56、中益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所尚(诸葛亮《称姚迪教》)。
57、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
58、一个人要不是对名利权情等恬淡寡欲,就不可能明确自己高洁坚定的志向,要不是在生活中保持宁静,全神贯注于学习,就不可能达到深刻和漫远的境界,实现远大的目标。
59、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
6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1、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62、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63、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译文: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勋卓著又不骄傲自大,有才能而能礼贤下士,个性刚直又能包容他人。----《将才》纤纤不伐,必成妖孽----《可当宜成想六策》
64、图以于易,为大于细。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65、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66、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67、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6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6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委屈)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u)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70、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7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3、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7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75、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诸葛亮《纳言第四》)。
76、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77、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78、——诸葛亮(三国·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79、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诸葛亮《戒子书》
80、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1、这句话的本意是一个人工作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即使到死,也不改初衷,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