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80句文案短句)

2023-05-03 02:40:16

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

1、但这样一个顺风顺水的人却还是要写《人间失格》还是要一次次的自杀。我想可能还是跟他的童年有关,一个渴望得到父亲的爱而变成讨好型人格的小孩,基本上是不太有可能去表达真实的自我的。说点真实的案例啊,讨好型人格的人,一般都很敏感切敏锐,总是把别人的感觉看得很重,为了讨好别人,总是会选择压制自己。一个人如果长期无法表达真实的自己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而太宰治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就算中原中也对他相当不客气,他还是能给他钱花。个人觉得(还是有心理学研究做基础的啊),太宰治一直有自杀的念头跟他长期无法表达真我,一直在扮演别人喜欢的角色有关,长期这样的折磨,他始终无法确定真实的自我到底是怎么样的。

2、人活着本没有任何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强者追寻理想,弱者救赎过去。

3、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生活会告诉你,哪有什么一帆风顺美梦成真,只不过遍体鳞伤后慢慢降低了对生活的要求,适者生存罢了。《人间失格》读后感6把每个明天当做世界末日,从现在起迈出第一步——题记。

4、不过网络上吹捧这本书的大多是明明读不出共鸣,但因为高级别扭的翻译强行把自己当作受众、看懂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觉得自己读出了精髓(然而这句话并不是出自太宰治)、因为喜欢哗众取宠就觉得自己和太宰治有相同经历的人。

5、        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该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杀身亡。   

6、抱怨着世人带着伪善的面具,而自己却也用谎言、虚假的搞笑来与世人相处。当良子被商人玷污,他却说:他比起玷污良子的商人更记恨崛木,崛木最初发现时,没有第一时间阻止而是跑回来告诉他。在妻子被欺凌时不自己做出反抗而寄希望与崛木,让崛木阻止。崛木的做法是可恶,但叶藏也过于懦弱。做人唯唯诺诺,只会委曲求全,自甘堕落......这些让我为叶藏感到悲哀。

7、困境总是对朋友的试探,堀木无疑不是个好朋友,小人嘴角令人憎恶,却又无可奈何。我总是选择相信,无法辨认人性。幸运的,至今未遇大恶。

8、叶藏对待世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让他稍许轻松了些。

9、他在家之时,做的几乎为违心之举。过年时,家父要为孩子们采购礼物,便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心愿单。他并无所求,准确的说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于是父亲对着他问想不想要舞狮,他莫不作答。可是当别人都睡去时,又偷偷往心愿单上写下“舞狮”二字。他的灵魂无欲无求,写下那二字只是为讨父亲欢心。他具备了那个年纪不该拥有的“欺诈”的人格。(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

10、愈是敏感、愈是胆怯,愈会企盼暴风雨降临得更加猛烈。全书的主人公叶藏一直想要扮演一个小丑的角色,想要引起别人的嘲笑,在某些人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变态的心理。他也害怕被世人所识破,这正是因为他从内心里想要融入这个社会之中,他害怕被这个社会所抛弃。这也造成了别人很难理解他,他也很难真正融入社会的情况。当某天周围的人都抛弃时的时候,也就是他的内心崩溃之时。

11、太宰治用序言,讲述自己对见过三张照片的印象,引出那男人---叶藏。然后是叶藏的三篇手记,以叶藏叙述了自己的幼年、少年、青年三个阶段的人生状态。作者以后记的方式做了结尾。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人间失格的人,其短暂的人生。

12、人和人之间的欺骗,人情的淡薄,世道的混乱,更加剧了他的恐惧,最终他被当成精神病人被兄长带回与世隔绝的乡下,由一个老太太照顾起居而在人们的视线里销声匿迹。

13、反复思索隐藏于叶臧深处的太宰治的际遇,一个圣洁的灵魂被自己描述成肮脏的模样。是侵略战争彻底失败后对祖国的绝望?亦或是爱的缺失,任何麻醉也无济于事后深切的苦痛,亦或是对成就的无比渴望又无比失望的反复折磨,亦或是病痛使他失去了生的信心,亦或这亦或都不是,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中的原委。

14、《人间失格》是主人公叶藏在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三张照片的感想为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分别介绍了叶藏的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写了主人公叶藏为了逃避现实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嗜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15、0天使隐去翅膀,宛如降落伞一般,飘落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我飘落在北国的雪原上,你飘落在南国的柑橘地里。而这群少年飘落在了上野公园。差别仅此而已。少年们啊,从今以后,无论你们如何长大,都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容貌,不要抽烟,也不要喝酒,除非逢年过节,而且,要持之以恒地去爱一个姑娘,一个腼腆而又有点臭美的姑娘。

16、“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这样的解释在我看来过于苍白无力。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故事“当别人不小心将水撒到你的身上,大部分人都是不快的,但是淋了雨就不会,就只会怪自己没有带伞。”男主人公很明显被暴雨浇透了。

17、他出生在日本东北部的一个世家中,从小胆小,怯懦,对世间的一切都十分不解,天真的外表下本该是欢笑与游戏,可他自己却自行戴上了耍宝搞笑的面具,透过外表下窥探心灵,却发现他只是为了讨好这个将要摧毁他的世界。

18、对于作者而言,“人间失格”这四个字的含义是丧失为人的资格。太宰治的名字对着一句话,彻头彻尾的绝望,从对这个作者的好奇到翻阅他的作品后才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颓废又无时无刻不渴望解放的情感,作者一直在自我否定。很多书评提到《人间失格》中的男主角叶藏就是以太宰治本人为原型,太宰治一生多次求死,最后求死得死。他童年被侵犯,又深受战争的影响,父母、朋友、女人,这些对他而言全是不可信任的,这些也成为他书里不断出现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废柴”,也有人说他是不折不扣的抑郁症患者。也许他只不过是一个伤心过度的人,一个充满忧思、感伤、怀疑的人,也许是生活在某一个瞬间压垮了他,让他从此再也无法直视人生。

19、我不喜欢这个故事,尤其是在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

20、他清晰的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冰冷,他说:“人啊,明明一点儿也不了解对方,错看对方,却视彼此为独一无二的挚友,一生不解对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还要为其哭泣,念诵悼词。“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

21、后来一步步跟着堀木堕落,因为整天戴着面具做人太辛苦了,所以叶藏不得不用酒精麻醉自己,用女人安抚自己,他有时觉得自己真该去死,做爱醒来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连画画都丢掉了,肉体都拿去卖了,靠女人生活。

22、天空中聚起了黑压压的乌云,就像漫天密密麻麻的乌鸦,告示着不详。银蛇在黑水中游走,这架势仿佛要毁灭天地一般。

23、在最后我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理想的“永远少年,”以及对幸福人生的执着和美好社会的热切向往。

24、道德和法律都是制约人以规范、规矩的东西。我们在意世人的看法是道德给于我们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适当的约束才能让社会更加稳定的运行。道德这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都有不同的规定,但如何去面对,以及在意的程度就见仁见智了。

25、这是一部极端颓废式的自传体小说,这整本书给我们呈现的就是作者本身极为复杂矛盾的人格,没办法和自己、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26、并不是非要经历家破人亡才能叫痛苦,叶藏的痛苦便是:他逐渐与现实脱节,失去了活在世上的知觉,唯有身体上的极度愉悦和疼痛能让他感知到自己还活着。所以他才会堕落,作死,自毁,因为善良抛弃了自己不愿离开的人。而不是谁都能对这样的精神感受产生共鸣。

27、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受:我为什么要活着?来到这个世界我能做什么?

28、很多人说这是一本阅读体验不太好的书,很多人说这是一本充满抑郁的书

29、《人间失格》如果提前了解了你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叶藏不就是太宰治自身的隐喻吗?为了保护自己而伪装起来,扮演着“有趣的人”,是讨好型和逃避型人格的综合体。非嫡长子的身份和家族继承法则,令人无望的社会,强行催生了这种丧失为人的人格。有趣,不是别人眼中的好玩、聪明,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我觉得有趣是充盈的内心状态,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豁达气场。

30、其实又何尝不是多人爱着他,家人是有亲情在的,他做了那么多事家人并没有责备他,寄的金钱尽管杯水车薪,可依旧存在,

31、而后,便开启了枯燥的校园生活,还是一样的耍宝,一样的逗乐众人,一样的讨好这个世界。这是出现了一个“竹一”看透了他这所谓的“意外的搞笑”。使他感到大事不妙,便想着避开他。可也许是上天开了个玩笑,使他们越相互避又相互靠近。对他来说“竹一”是“知己”亦或是“天敌”。“竹一”的预言也几次改变他的人生。

32、正如后记老板娘所说的:我认识的小叶非常坦率,也十分机灵。要是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是他喝了酒,也依然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33、叶藏灵魂深处的美好与这个世界的悲凉是格格不入的。他的痛苦源于清楚的了解自我,厌恶社会。世俗的虚伪,自我的真实与懦弱的性格促成了天使一般的好孩子的悲剧。向往善良、正直、纯洁、亲情、自由,面对人的虚伪冷漠和欺骗既不想改变自己随波逐流也没有勇气保有这份美好害怕独立的存在,懦弱导致思想和行为的对立,最终丧失为人的资格。

34、面对欲望往往是很难做到节制,一句:今天好累,放松一下吧。就可以让偷懒的罪恶感得到豁免,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的欲望。

35、但我却从中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而直到读完也明白了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真正含义。

36、这个从所谓世俗眼光来看,一个连醉汉都不值得亲吻的女人,叶藏对她却有着同一种穷酸人的亲切。一次常子提议相约自杀,意外的是,女人死了,叶藏获救了。

37、人间失格,即为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小说从虚拟人物大庭叶藏的一生去体现着太宰治先生眼中自己那“充满羞耻的一生”,是一篇半自传体小说。

38、虽说为了纵情的欢乐不惜悲哀接踵而至,可是每一次期望何尝不是一次死亡,阿叶死了很多次,于是真的死了。

39、去读《人间失格》,是因为据说这是近乎于太宰治遗书的作品(或者说更像是自传?)。提到日本的名作家——芥川龙之介,自杀;川端康成,自杀;三岛由纪夫,自杀;太宰治,自杀……真是令我感到一种诡异的好奇,好奇他们在最后时刻,到底是怀抱如何心思赴死,好奇他们所在的境界,莫非真是非死不可的境界?

40、出生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随着成长,生活这五彩的画笔给我们赋予了不同的色彩,构成了一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画作。一些人,十分满意当前的画作,希望使这幅画更加完美,所以用一生去追寻自己的理想,而有些人,对自己的这幅作品并不是完全满意,曾经留下一些自我遗憾的笔触,进而通过救赎去弥补这些缺憾。

41、所以为了讨大人们的喜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扮演小丑来逗笑。

42、从不敢爱,仅仅享受与女人的片刻缠绵;到敢于“一决胜负”,与女人结下誓言。他在女人身上寻找着对自己的救赎,想如正常人一样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最后在他看来寄于的希望有多大,之后降临的悲哀就超乎想象。

43、“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我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人间失格》是我读过的书当中比较特殊的一本,本书一直被认为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和作者的生平高度一-致,作者太宰治写完这本书之后没多久,第五次自杀,成功辞世,对他来说,这大概是最好的解脱。作者以自传的形式诉说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实而又深刻,小说主人公叶藏酗酒,放逐自我,用药物麻痹自.我,自杀,辗转于多个女人之间,药物和酒精侵蚀了他的身体和灵魂,他痛苦不堪,却又无法挣脱。

44、后来的几天,便看到出版社工作的文学博士朋友推荐这本书了。

45、他出生在日本东北部的一个世家中,从小胆小,怯懦,对世间的一切都十分不解,天真的外表下本该是欢笑与游戏,可他自己却自行戴上了耍宝搞笑的面具,透过外表下窥探心灵,却发现他只是为了讨好这个将要摧毁他的世界。

46、“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 

47、困境总是对朋友的试探,堀木无疑不是个好朋友,小人嘴角令人憎恶,却又无可奈何。我总是选择相信,无法辨认人性。幸运的,至今未遇大恶。

48、01哭的对于我来说,如今已不再有什么幸福与不幸了。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49、起初微笑君还对我说,他不敢看太宰治的书,太悲了,也不建议我看下去,

50、叶藏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当官,家里兄弟姐妹多但衣食无忧,可年幼的他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世界极其敏感,对人感到恐惧,日常琐事中大人的斥责在他心里留下阴影,每当被斥责,叶藏轻易就看穿大人暴露出类似狮子吼的动物本性。他无可适从,在跟自己的较量中找到了应对的方法——讨好,也因此开始了悲剧的一生。

51、对于前半部分的阿叶,我生不出多少的共感。只觉得是生活的安逸造就了他不识人间疾苦,烦恼着不知所谓的事情。越往后看,逐渐理解,我们没有办法拿自身的经历去评价别人的苦痛。

52、当你降生于世时,那天正是初夏,我想一定是世界要你光芒万丈,才让你在这个特别的季节来到人世。

53、手札之后的内容,作者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加以论证这件事人是应该活出自己还是成为别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54、叶藏惧怕而又不理解人类,所以他拼命的讨好人类,希望获得人类的认同,而融入其中。内心深处某方面的遗憾、缺失,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做着救赎。

55、为生活也好,为身体也好,为与这世界格格不入也好,都是苦痛,没有一种苦痛是更加高尚的,对于当事人来说,每一种都能让他生出放弃生命的想法来。

56、初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完书的简介,我有一种“我从这个世界路过”、“人间不值得”的感觉。

57、第三的转变是良子的出现,迎来了叶藏对新生的渴望。

58、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什么呢?“与其纪念他的生,不如纪念他的死。”是后人对这位一生多次求生直至1984年结束生命的无赖派大师的评价。亦或许,死亡是太宰治先生的一种重生吧。

59、我是别人眼里的懦夫,但是,确是自己永远的骑士。

60、但我却从中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而直到读完也明白了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真正含义。

61、“不吃饭会死的。”在他眼中,这无疑是一种恐吓。

62、他多可怜啊,别人永远不会理解他,因为他病了,卑微敏感的病,来到这人世一遭,用酒精麻痹自己的每一天,

63、很好玩的一本书,大多书里都是女人出示色相,这里偏偏男人出示色相,有点镜花缘的味道,却又不尽相同。食色性也的世界里,在写者笔下,都是假来假去的一时相互利用,无论身体还是精神上。虽然笔下冷酷,现实也正是如此。只是,写者对男人偏爱,粉饰得太好,对女人不但少几分笔墨,还会刻意让其格外“生动”,似乎不如此不尽意,倒也的确有奇特的味道和效果。其中一篇,似乎终于让女人美了起来,却又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也许写者眼中,女人不是在天堂,就是在垃圾场,可能是写者的理想吧,或者如柏杨所说,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难。

64、如此不停继续下去,他将会被那永无止尽的黑暗所震慑,继而颤栗,继而咆哮,继而歇斯底里。

65、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

66、可是很快,他就会觉得有问题了。光出现了,让他意识到了黑暗。黑暗是无限的,正如我们的无知是无限的,而光是有限的,正如我们所能掌握的知识。此刻人就会感到不安。

67、像《人简失格》里说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状态,没有人想要这样。但是,《人间失格》存在的意义,也许就是展现了人生百态中的一种,给人们一个人生标本。通过这种示范,反而让人更加珍惜眼前,同时鼓起勇气,好好生活。

68、第二遍时我才理解,作者太宰治写这本书的意图并不是为了让读者致郁,而是让读者反思。这次阅读完,我和后记中的老板娘发出同样的感叹,“人要是这样就废了,明明是很好的一个人”为他人着想的叶藏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伤害他人。

69、精选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阅读是一次读者与作者在心灵上的神交,非宁静无以致远,阅读让我们的心得以安置,阅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书中自有黄金屋,精选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1读太宰治《人间失格》有感

70、第一张照片是一个握紧拳头,满脸皱纹微笑的孩子。

71、就是这样一个极度不爱日文的我,刚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前三页就被深深吸引了,准确的来说是被震撼到!被叶藏的性格震撼到!被他的结局震撼到!

72、结识了常子,对生活同样失望的咖啡酒吧服务员,勾起了叶藏第一次的、积极主动的、微弱的恋情。在她身上,叶藏感受到了与之相同的寂寞的气息,叶藏可以不加掩饰的暴露自己阴郁的原形。

73、叶藏讨厌崛木,他在叶藏落魄时露出了另一幅面孔;他会时不时地提醒叶藏:叶藏是一个罪恶的人;他会在看到良子被玷污时不去制止而呼唤叶藏来看。

74、刚出生时,人在一个没有知识的世界里。这里没有光,尽是黑暗。但是这个时候,人看不见黑暗,因为他不懂何为光明。所以他不会为黑暗的无边无际而恐慌。

75、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他讨好对方,藏起自己的喜好,为了让对方高兴,为了让家里和谐。有一次父亲外出工作,问几个孩子想要什么礼物,叶藏刚开始提出想要书,父亲不悦,反问叶藏怎么还是要书,就不能换点别的吗?还提建议买一个当时流行的小玩意给他。

76、叶藏也从这个故事中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他开始慢慢接受这个世界,至少他可以与别人交流了。

77、太宰治本人经历诸多磨难,先后多次自杀,最终也以自杀结束了他39岁的生命。他的作品一直都是穿透灵魂,表达自己内心对真实、信任、爱、自由的艰难追求,无奈现实中人性总是经不起考验、世事也赖不住考究,最终他惨败于自己的内心结论,选择了颓废跟灭亡。他的作品不是倡导大家集体抑郁,对社会、对人性绝望,恰恰相反,他希望大众都不要放弃自我的救赎,要为了活着一场好好生活。以下这段话就是力证。

78、天真的以为只是自己主观的恐吓自己,自损,怯懦,但是看了作者很多的心理描述,我觉得它真的可能是一种病,跟感冒一样,需要治疗,不是主观上单纯对自己的恐吓,也不是一两句那么简单,有人说这是一本致郁的书,我觉得看起来相对轻松,因为很多人的视角可能更多的是同情,怜悯,虽然有很多跟自身相似的阴暗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但是整体上像是在读别人的故事,没有融入其中就很难有那种震慑和伤害,毕竟多数人还是正常的,不过过于低沉的,可能会带来困扰。

79、叶藏出生在旧社会的日本。地主家庭,家族富足,在当地显赫。但其家族财富的来源并不见得光明正大,带有阶级压榨,因此就显得猥琐了。在这样的家族中长大,叶藏的童年是充满阴暗和压抑的。虽然他没有感受过饥饿和劳作的痛苦,但他并不快乐。从他所描述,他讨厌父亲的刻板,家族沉闷而形式化的就餐,以及佣人们对他父亲的趋炎附势,卑微猥琐。可以得出,从小他的童心受到压抑,并未感受过疾苦与挫败,虽自幼就伴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但缺失童真。他所见到的是违背人心的不真实。在他的心里没有驻足过善良和同情。因此其内心注定潜藏着厌恶、软弱、摇摆、不坚强。而他又并非是一个愚钝的人。他有思想,又敏感,也有才华,很想融入到外部的世界里,但对他来说却很艰难。于是内心挣扎、摇摆、苦恼、困惑、飘忽不定。当他独自面对外面的世界时,就显得愚笨,不知道如何与外界打交道,于是采取自嘲的方式,搞笑去迎合别人。迷茫的跟从着崛木这样的“朋友”鬼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2023靳保芳的后悔微博说说(地球是圆的该在一起的还会在一起的)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