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57句文案短句)

2023-05-05 12:10:45

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

1、儿童读经教育简介:所谓儿童读经就是让儿童在最黄金的年龄读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易经》《圣经》《仲夏夜之梦》等中西文化经典,从小奠定儿童一生学问智慧的基础!为人父母必看的两场演讲:《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读经教育全程规划》(注:此两场演讲优酷或百度均能搜到)

2、《道 德 经》倡导 思想 上 要 淡 泊 名 利 , 清 心 寡 欲 , 虚 静 自 守 , 包 容 一 切 ; 行 为 上 要 物 我 两 忘, 卑 贱 下 处 , 柔 弱 守 中, 处 于 无 争 、 无 为 、 无 欲 的 状 态 ; 待 人 上 不 骄 不 躁 , 诚 恳 谦 虚 , 只 作奉 献 , 不 求 索 取 , 行 不 言之 教 , 处 无 为 之 事 。 所 有 这 些 , 既 反 映 了“ 道”对 个 人 修 养 的 要 求 , 概括 了 中 华 文 化 关 于 做 人 的美 德 ,对 执 政 者 来 说 加 强 道 德 修 养,常 修 为 政之 德,应 是 当 今 解 决 腐败 问 题 的 根 本 途 径。 同 时,《道德经》 也 揭 示 了 人 类 养生的 要 诀 。 人 们 若 能 真 正 按 “ 道 ”的 要 求 修 身 养 性 ,进 入清 静 无 为 、 顺 其 自 然 的 境 界 , 就 能 海 涵 自 然 精 气 , 滋 心 养 身 , 延 年 益 寿 。 对“天 人 合 一” 的 思 想 , 还 可 以 从人 患疾 病 时 其 症 状 变 化 中 得 到 验 证 。 人 的 疾 病 产 生 , 是 由 人 体 内 正 气 与 邪 气 相 互 斗 争 , 正 不 胜邪 致 使 阴 阳 失 去 平 衡 的 结 果 。 其 临 床 症 状 表 现 , 又 与 天 气 的 阴 阳 消 长 相 关 , 大 多 数 疾 病 在 上午 和 白 天 症 状 较 轻 , 而 到 了 下 午 和 晚 上 , 其 病 症 就 会 加 重 。 原 因 是 上 午 和 白 天 , 人 体 阳 气 增强, 又 得 天 之 阳 气 的 帮 助 , 则 阳 盛 阴 衰 正 胜 邪 , 故 病 症 就 减 轻 ; 而 下 午 和 晚 上 , 人 体 阴 气 渐 盛,又 遭 天 之 阴 气 的 侵 袭 , 则 阴 盛 阳 衰 正 不 胜 邪 , 所 以 病 症 加 重 。 此 外 , 有 些 时 疫 性 的 疾 病 ,往 往随 着 季 节 性 的 变 化 而 产 生 或 消 失 , 就 更 能 说 明“天 人 合 一”的 道 理 了 。   人 类 社 会 早 期 , 生 产 力 低 下 , 科 学 技 术 不 发 达 , 且 人 数 少 , 生 活 需 求 简 单 , 易 于 得到满 足 , 人 对 自 然 界 的 侵 害 不 明 显 , 人 与 自 然 能 和 谐 相 处 。 但 随 着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和 科 技 水 平的 提高 , 人 们 为 了 满 足 自 己 的 物 质 欲 望 , 开 始 对 自 然 界 进 行 掠 夺 性 的 开 发 利 用 , 造 成 生 态 环境 失 去平 衡 。 当 今 世 界 人 与 自 然 无 法 处 于 相 对 平 衡 状 态 , 突 发 性 的 暴 风 、 暴 雨 、 地 震 、 干 旱等 自 然 灾害 频 频 发 生 , 给 人 类 的 生 命 财 产 造 成 了 极 大 损 失 。 其 主 要 原 因 , 是 工 业 文 明 的 发 展, 大 量 的 废物 和 废 气 任 意 排 放 , 给 自 然 环 境 造 成 严 重 的 污 染 ; 对 地 表 和 地 下 自 然 资 源 掠 夺 性的 开 发 利 用 ,破 坏 了 植 被 和 地 壳 结 构 , 造 成 水 土 严 重 流 失 ; 大 国 搞 军 备 竞 赛 , 无 限 止 进 行 空中 和 地 下 核 试 验, 破 坏 了 大 气 层 和 地 壳 的 相 对 稳 定 结 构 。有一 组 数 字 表 明: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0亿人口受荒漠的危害。截至2000年,我国有荒漠化土地2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9%。与1994年监测结果相比,我国荒漠化仍呈扩展趋势,1995至1999年,5年净增荒漠化土地20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04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到2000年为13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与1994年普查同等范围相比,1995至1999年,5年沙化土地净增17180平方公里,年均增加3436平方公里,我国每年因荒漠化损失达540亿元,相当于西北5省区1996年财政收入的3倍。目前我国38%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且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15%~20%的动植物受到生存威胁;1/3的草原存在退化、沙化和碱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面 对 这 样 一 组 可 怕 的 数 字,怎 不 令 人 触 目 惊 心?《道 德 经》中不 乏 这 的 样 的 句 子。如“复 命 常 也。知 常 明 也”;“不 知 常,妄 作 凶”。就 是 要人 们 去 用 心 认 识 世 界 万 物 相 互联 系、相 互 依 存 的统 一 性,维 护 它 的 和 谐 之 美,这 样 人 类 才 能 长 久 生存。“故 知 足 不 辱,知 止 不 殆”是 道 德 经在 生 态 伦 理学方 面 的 又 一 重 要 主 张。要 求 人 类 在 追 求 发 展 的 过 程 中,要 充 分 考 虑 到 自 然 界 生 态 环 境的 承 受 度,对 那 些 破 坏 生 态 平 衡 的 事 情,即 使 是 有 极 大 的眼 前 利益,也 要 自 我 约 束,不 要 去 干。这 样 才 能避 免自 然 界 的 报 复,避 免 因 小 而 失 大,今 得 而 明 失。知 足辱,就是 要 人 们 树 立 起 正 确 的 成 就 感,对 物 质 利益 的 追 求不 能 贪 得 无 厌.这 样 才 能 避 免 对 自 然 资 源 的 过度 开 发 。  二 、 “ 道 法 自 然”

3、第道起作用的方式就是无为,它不会去特意干涉什么,道是没有情感的,它只是按照自身应该具有的那种方式去行事。这叫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启示我们,生活中的种种,也许就是它本来的样子,我们不要去干涉他,就让他按照自然而然的存在吧。这种哲学运用到生活上,就是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有阳光灿烂的时候,也有暴风骤雨的时刻,有春风得意,也有失败消极,这些都是自然之事,我们应该做的,要像自然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淡然待之。这就叫做清静无为的生活。(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

4、“不知有之”,有版本作“下知有之”,意思相近。话说在齐国,洪水冲垮了桥,一位老人被阻在河水这边。这时候晏子(齐国宰相)也要过河,就用自己的船把这位老者载到了对岸。老者过河后感激涕零,称颂晏子的盛德。这就是老子说的:其次,亲而誉之。

5、由于道实在是太广、虚、无,《道德经》所含智慧太高、大、尚,为此,我们通过以下5句话,来领悟《道德经》的精髓。

6、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的起源是什么?世界的精彩是如何演变过来的?世间万物总有个源头,但谁也说不清那个源头是什么。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万古的难题。

7、一部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却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它是关于中国文化、中国思维和中国哲学的百科全书。道德经中阐发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美学、心理学等。(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

8、人生太顺,必有大逆;逆流而上,收获平坦人生。

9、《礼记·大学》云,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诸葛亮《诫子书》说,才须学也,学须静也。古人竟如此重视“静”的功夫!

10、“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11、上善若水。水无所谓仁义道德,但它做比谁都好。

12、事物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道”的运动规律;事物的薄弱环节正是潜伏着发展生机之所在,这是“道”发挥作用的表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强与弱之间总是相互转化的。

13、道,要效法自然,也就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违背事物运行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个原则,就会遭受报应。比如乱砍滥伐就是导致水土流失、胡乱排放就会污染环境导致疾病增多等等。所以,“道法自然”四个字价值连城,值得一生牢记。

14、其实,做人有韧劲、懂变通,以柔克刚何尝不是大智慧。顺应天意的人,则都懂得“示弱”。性格弱的人,往往愿意与人为善,广结善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到哪里都顺风顺水。身体弱的人,往往重视养生保健、坚持锻炼身体。打打太极拳,做做五禽戏,不暴饮暴食,不过劳过逸。如此日积月累,必定能收获健康与快乐。

15、老子说,创造了东西却不占有,做出了功绩却不自恃功劳,养育了东西却不主宰它的命运,这才是深妙的德。

16、善,并非指好坏之分,而是道。上善若水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水有七大品质,守拙、齐心、坚忍、博大、灵活、透明、公平。

17、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18、一部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却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它是关于中国文化、中国思维和中国哲学的百科全书。道德经中阐发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美学、心理学等。

19、《道德经》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0、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

21、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22、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3、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24、说到这里,你也许就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优秀的人以悟道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看看我们的现实,我们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纠结?为什么会郁闷?为什么会失败?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懂得规律,如果懂得了万事万物的总规律,我们心灵上的这些困扰就会烟消云散,这才是真正幸福圆满的人生啊!

25、善于行走的人是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人是不会发生弊病和指责。老子是指做人做事情内心里要隐藏智慧,再有能力也不必锋芒毕露,懂得含蓄和低调。

26、咋一看,老子这里说的有违常识。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外面的世界走走,总会学到不少东西。不过,老子认为外界的感性的东西会影响人对道的体悟与把握,那是一种诱惑。正所谓“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27、老子用一句话就说明了天地万物的产生和根本,正所谓大道至简。

28、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一个严于自省和自律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比较难的,要求别人易,要求自己难。

29、             --读《道德经的奥秘》

30、“顺自然”——这个词比前两个要容易理解,顺其自然,很多人遇到一点挫折就很烦躁,觉得老天不公,只会抱怨,但是要学会顺其自然,用最快的速度调整心态,整理好自己的心情,继续前进,或者再努力一次,善于发现美,任何地方只要你发现,都会觉得美妙,即使在这凌乱不堪的世界,只要你感受到世界的美丽,顺应逆境,便能一直往前进。

31、不争也是一种难得的军事策略,我们红军在与敌人作战的时候,也经常使用到不争的策略。他们在敌人进攻的时候后退,在敌人退后的时候再去进攻,就是运用了不争的策略。先用不争让敌人放松警惕,然后再出其不意迅速进攻。

32、老子说,两臂围拢才能抱过来的大树最初也是从毫末的小苗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也是一筐土一筐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行程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3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

34、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5、由此可见,坏人背道而驰是显而易见的,但好人也并不等同于悟了道的人。说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看清了自己和坏人的真面目,也就知道了,人生唯有悟道,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急不可待地问:我们怎么才能悟道呢?这就是下面我要说的第三个方面的主题。

36、当问下属“一切准备妥当否?”,若答“一切准备妥当”,则当小心;若答“还有要进一步准备的”,则可无忧。

37、道德经第三章到底是不是励志文,我们先来读读原文,看一看本章讲的什么,具体的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意义,再做定论。

38、 “无为 而 治 ”强 调 要 按客 观 规 律 办 事 , 是 人 们 应 该 采 取 的 行 为 方 式 。  依 据 “ 道 ”的 理 念 看 世 间 万 事 万 物 , 其 生 长 、 发 育 都 是 自 然 而 然 的 事 。 天 地 万 物 如此 , 人 的 思 想 行 为 方 式 也 应 该 如 此 。 人 要 按 照“ 道” 的 “自 然” 和 “无 为 ”的 本 性 , 保 持“ 清 静 无 为” 状 态 , 把 握 好 自 己 的 思想 情 绪 和 行 为 尺 度 , 遵从 事 物 发 展 的 客 规 律 , 而 不 以 自 己 的 主 观 意 志 横 加 干 涉 , 使 之 最 后 出 现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的 局 面 。 天 下 之 事 物 极 必 反 , 阴 极 生 阳, 阳 极生 阴 。 成 事 之 人 , 常 以 柔 弱 自 处 , 大 智 若 愚 , 反 而 成 就 他 千 古 流 芳 。 汉 代 史 学 家 司 马迁 将 老 子这 种 思 想 , 归 结 为 “清 静 自 正 , 无 为 自 化” 。   很 显 然 , 这 里 所 说 的“无 为” , 不 是 说 什 么 事 都 不 做, 而 主 要 是 指 处 事 不 以个 人 的 主 观 意 志 代 替 客 观 规 律 , 积 极 引 导 其 自 然 发 展 , 最 后 达 到 水 到 渠 成 的 目 的 。 而 决 不 能理 解 为 什 么 都 不 想 、 不 做 , 结 果 什 么 事 都 会 自 然 而 然 的 办 好 。 唐 代 李世 民 选 择“清 静 无 为” 的 思 想 作 为 治 理 天 下 的 指 导 方 针 , 坚 持“ 以 静 养 民”的 治 理 方 略 , 造 就 了 “贞 观 之 治” 那 样 稳 定 而 又 繁 荣 的 局面 , 也 不 是 什 么 事 都 不做 , 而 是 对 外 不 侵 略 , 对 内 不 扰 民 , 不 加 重 百 姓 税 负 , 让 百 姓 休 养 生息 , 才 出 现“无 为 而 治”的 效 果 。   自 然 、 无 为 虽 然 很 好 , 但 现 实 中 却 很 少 有 人 能 够 实 行 。 纵 观 世 界 各 地 , 有 的 总 想 有所作 为 , 机 关 算 尽 , 反 而 不 得 成 功 ; 有 的 个 人 意 愿 想 把 国 家 治 理 好 , 采 用 了 种 种 措 施 , 最 后却 导致 了 国 家 的 灭 亡 ; 有 的 不 择 手 段 拼 命 积 累 财 富 , 却 招 来 盗 贼 等 祸 害 ; 有 的 拼 命 饮 食 营 养 补 药, 却 促 成 了 夭 亡 短 寿 。 所 有 这 些 , 很 重 要 的 原 因 是 私 心 欲 念 太 重 , 刻 意 追 求 自 己 的 目 的, 无 法达 到 “清 静 无 为 ”的 境 界 , 最 终 物 极 必 反 , 走 向 自 己 的 反面 。

39、《道德经》最奇妙的一点,就是他的辩证法,看待任何事情,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用辩证法。而《道德经》的辩证法至少告诉我们以下几点:

40、没有老子的道家思想,中国文化将会黯然失色。所以,道家哲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厦的根基。

41、《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4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

43、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44、水不张扬,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宁静而达观。

45、因此,圣人的治民思想是:去空和卑微老百姓的心念,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消弱百姓争强好胜的意识,弱化百姓的志向,只要百姓有强壮的筋骨体魄能参加劳动就好。

46、“和光同尘”既是对外的处世,也是对内的修身。大凡有道之君子,或德行高洁之士,必有一股清高之气,不愿与人和同,于是流于狂狷。狂者过之,狷者有所不及。

47、大道无名,强曰之道!简单说“大道”用世间语言无法完整表达。针对世人故称为道。

48、没有老子的道家学说,中国历史上将会失去一个伟大的庄子,失去魏晋时代那些张狂的、痛苦的魏晋名士们,失去像严光、陶渊明那样的淡泊自守的隐士,失去仙风道骨的李白,失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东坡,失去了一大批在顺境中淡薄、在逆境中不失志向的知识分子。

49、老子说,天所行的道,是用有余的去补偿不足的,而人类所行的道,却不是这样,人道是用不足的去奉养那些有余的。

50、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

51、知道、信道、修道、悟道、行道、得道,这六个“道”展示了人生的轨迹。也许有很多朋友会为此感到十分兴奋,似乎知道这六个“道”就已经掌握了人生成功的钥匙。但是,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来说,悟道是一生的事情,片刻都不能够放松,正如《中庸》里说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如果我们修道,是为了人生成功的功利目标,就一定会遇到更加严重的问题。

52、阳势能代表生发、壮大、成果,阴势能代表隐去、衰退、消散。这两股势能,是对立的,也是平等的,顺应规律而变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53、不少人总在思考:宇宙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人又是从哪里来的?老子帮我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宇宙与万物,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都是一种叫作“道”的力量所造就的,“道”就是宇宙与天地万物,也包括我们人类最终极的源头。西方《圣经》中说,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和人类,但《圣经·新约》中也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说到这里,即使你还不能理解,但应该也大致了解了我们所疑惑的宇宙与人类的终极秘密:大道。

5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55、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56、《道德经》有言:“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河东狮吼的意思(55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