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名句【文案100句】
一、屈原名句赏析
1、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2、“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3、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渔夫》
4、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周南关雎》
5、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1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12、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13、冤枉。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屈原的简单名句篇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5、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屈原《楚辞》
16、《离骚》是屈原被贬后写出来的。本诗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因此诗人也称“骚人”。
17、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关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他人的好事,不要由于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指楚怀王)之迟暮(晚暮,指衰老)。”看到草木也有凋零之时啊,便害怕美人也将衰老。
19、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20、这里的“修”我认为就应该解释为:(路)长。从文中来看,“修远”应是一个并列词,对应下句的“求索”。
二、屈原 名句
1、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2、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屈原《楚辞》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
5、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6、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抑止的吗?霸气的千古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分。
7、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8、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9、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
10、欢迎下方留言交流,点赞支持
11、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12、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3、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14、世上的俗人怎么能知道他这种想法呢,都以为屈原恋恋不舍,不愿意与这个世间告别。
15、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1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屈原名句
17、原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8、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歌湘夫人》
19、《离骚》与屈原政治生涯、战国时代风云密切相关,全诗有极现实的思想内容和生活内容。诗中运用了大量超现实的语言意象、创作手法,把历史与神话、真实与想象奇特地糅合为一。
20、意识是说: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妨害?
三、屈原的经典名句精选
1、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修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希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祝⑨兮好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慧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屈原《九歌》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3、第三部分:在诗人的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之后,不退缩不气馁,兴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众皆竞进以贪婪”的环境中,群芳芜秽了——这是诗人遭遇到第二次挫折,但诗人自已依旧积极自修,依照彭咸的遗教去做。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九歌·国殇》
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7、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8、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9、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
10、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11、译文:任何事物本身的优势只存在于某种环境之中,某种条件之下,因而没有绝对的优势与劣态。可用于说明事物的相对性,也可用于说明做人的道理,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所谓尽善尽美,至备无瑕的完人是不存在的。
12、意识是说:我将依着正道而不犹豫,哪怕困于黑暗终身不见光明。
13、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14、关于学习的楚辞名句大全
1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1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7、意思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18、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19、“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为动用法)直(正道)兮,固前圣之所厚(推重zhòng)。”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20、意识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四、屈原经典名句解析
1、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第一部分:叙述诗人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自已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4、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5、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6、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7、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9、帝子降兮北诸,目渺渺兮愁予。
10、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
11、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12、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
13、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14、握住衰老,禁锢瞭时空,一下子到瞭地老天荒
15、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16、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楚怀王听信张仪的,就把相印授予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
1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8、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19、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心悲。魂兮归来,哀江南。宋玉《楚辞招魂》
20、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
五、屈原,名句
1、出自屈原《楚辞·九章·涉江》。意思为: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2、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3、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
4、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5、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6、再也没有比生别离更加令人悲伤的,再也没有比遇到新相知,更加令人欢欣的。
7、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
8、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9、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10、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11、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12、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13、屈原是古时的豪迈之人,当时慷慨赴死的意图非常强烈。
14、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
15、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
16、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鬼,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17、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18、悲哉秋之为气也屈原
19、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20、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