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哓【文案100句】
一、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
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尤其是“独领残兵千骑归”的“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3、(只管一作:只恁)《不惹庵示僧》相关小故事在朱元璋起义的路上,有一次战役对他来说至关重要,那就是他与死敌陈友谅的决战之役。鄱阳湖大战,朱元璋以少胜多,改变了局势,打赢了这样艰苦一仗,奠定了自己未来走向的关键一仗,即便是人中之龙朱元璋,也难掩心中的喜悦。
4、这首诗歌中,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诗歌的大意是: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据统计,《全唐诗》中李白的“剑”字出现过107次,剑字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这么多首诗中,有首诗堪称李白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上下五千年难逢敌手,你听过吗?这首诗歌的名字叫《从军行·其二》。
7、五年后,朱元璋在应天登基,年号洪武。
8、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9、“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10、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1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12、“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
13、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14、可是当时的南宋享乐之风盛行,人人不思进取,手操权柄的官员只知道纸醉金迷,肆意敛财,对于这位天天把收复故土当作一生目标的辛弃疾,怎么能随意任用呢?辛弃疾就像被开玩笑一般,频繁调任多达37次,他的一生在无意义的上任、罢免、调任、罢免、上任中无限循环。
1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6、译文: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
17、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18、点击?微诗词?关注我,加★星标★
19、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
20、它有七种气,我有一种气,用我的一种气可以敌过那七种气,我担忧什么呢!况且博大刚正的,是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因此)写成这首《正气歌》。
二、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哓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3、曹操千古豪情,气吞宇宙,《观沧海》古诗赏析
4、这诗艺术水平虽不怎么样 ,写得倒是实话,他真的刚刚杀了江南陈友谅的百万兵,宝剑上的血痕还未干,和尚你太笨了,懒得和你废话。
5、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6、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后片的起头,叫“过片”,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词也是如此。
7、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8、这首词在声调方面很有特色。《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
9、先是门口的和尚看见了朱元璋一行人衣着普通,又佩着刀剑,怎么看也不是来布施的财主。庵外正是战火纷飞的光景,和尚很害怕,以为朱元璋一行是来找金找银的散兵游勇,竟然忘了礼貌招呼,撇下朱元璋一行,径直奔入庙内找方丈去了。
10、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别具一格。“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
11、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唐·李白《侠客行》
12、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13、他们的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干里之行,无人可挡。他们为人仗义行侠,事成之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
14、满江红——宋代:辛弃疾
15、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
16、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17、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18、其中一个和尚见事不好,跪下说道:“当年方丈也留有一首诗,陛下听不听?”
19、词的大意是:醉酒时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醒来军营中已响起了嘹亮的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粗犷的军乐来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检阅军队。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为君王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为自己生前死后留下美名。可惜事业未成,自己已成了白发人!
20、只是,要让他再对宗教从业人员表达出尊崇和信服,可就再也不能了!
三、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侠客行
1、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朱元璋《示僧》
2、朱元璋以少胜多,打败了陈友谅的几十万大军。陈友谅和朱元璋在海上大战,陈友谅的口号为“首战即决战”。世人都以为陈友谅赢定了,却不知朱元璋获胜。似乎老天就向着朱元璋这一边,张士诚在朱元璋和陈友谅决战之时,老老实实的待在了老窝里,丝毫不过问天下事。张士诚不知,不管是陈友谅和朱元璋哪方胜利,他都没有好果子吃。朱元璋很清楚,他知道自己打败陈友谅以后,天下再没有人能与他抗衡。所以,大战之后,朱元璋做了一首诗,把自己的意气风发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3、出处:黄巢〔唐代〕《不第后赋菊/菊花》
4、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5、除了《七杀碑》之外,张献忠还写下了一首《七杀诗》,其凶残程度比起《七杀碑》不逞多让,不过这两篇文章是否出自张献忠之手,专家们有很多争议。根据一些学者考证发现,《七杀碑》其实并非张献忠所作,而是清朝史官为了抹黑张献忠而捏造出来的。张献忠确实立过碑石,不过它的名字叫做《圣谕碑》,其内容也是为了训诫自己而作。但是却被后人改动,将他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6、说起这首天下第一杀气诗的作者估计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他即不是文人也不是诗人,而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文盲”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幼年家境贫寒,没念过多少书,只是略通文墨而已,但这首史上杀气最重的诗确实出自朱元璋之手。
7、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8、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10、什么是成熟?成熟就是甘愿奉献自己,为了自己毕生所向往的事业,坚强又卑微的活着,直到把别人苟且的人生义无反顾地活出了自己的热血,直到把整个华夏的版图藏在自己的心中。
11、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12、朱元璋环顾天下,南方地区已经没有对手了,逐鹿中原指日可待。
1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4、所以才饮酒,所以才笑傲朝野,所以才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其实在杜甫看来,李白不过时“佯狂”,假装痴狂而已。所以杜甫自认为世界上能懂李白的,只有他杜甫一人了,只有杜甫纵观李白一生,觉得李白很可怜,可悲,真可哀。真可哀,生动形象的描叙出诗人对李白的一种哀怜,一种同情。
15、此诗开头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第二个四句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
16、此词以两个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首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17、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18、是啊,朱元璋君临天下的志向,又怎会需要一僧的相助呢,他用了这样一首霸气侧漏,杀气冲天的诗句回应了那位僧人,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写得霸气,而且没有吹牛。
19、这种手法又类似白居易《新乐府》《秦中吟》的“卒章显其志”,如《红线毯》《杜陵叟》《缭绫》以及《轻肥》《歌舞》《买花》之类,虽然表达的感情不同,但在谋篇布局方面有相通之处。这正体现了辛词在继承前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的特点。
20、朱元璋不通名报姓,方丈以为朱元璋是无名之辈,也就轻视起来,言语间露出了强迫朱元璋表明身份的意思。
四、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是什么
1、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
2、译文: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3、下面我们就说下这五首诗
4、黄巢出生于盐商家庭,擅长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能对五岁时诗,但长大后却屡试不爽。王仙芝起义的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干旱,官吏强迫民众缴纳租税,服役,民众陷入绝境,聚集了黄巢周围,与唐朝官员多次进行武装冲突。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
7、诗中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
8、杀尽江南百万兵,腰前宝剑血犹腥。
9、“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是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诗歌。塑造了一种杀人不出剑的快意江湖的生活,仿佛摆脱了生活的束缚,完全的进入到一个恩怨情仇的侠客世界,在这里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只有凭借着自己手中的剑来说话。
10、李白创作这首诗歌的历史背景是在唐玄宗时期。李白生活在盛唐时,。这个时代侠客之风盛行,受到关陇势力的影响,李白从小也很喜欢剑。他也向往着未来的生活,能像剑客一样。行侠仗义,仗剑走天涯,但是受到历史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限制。最后没有能够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只能通过诗歌来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李白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士子,这首诗也是代表他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决心。
1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13、至于诗的后两句则是说当时朱元璋一行人来到不惹庵办事,寺里人见朱元璋一行人身带兵器,对朱元璋他们有所戒备,表现的很害怕并且上前询问身份。但是朱元璋并不愿意留下姓名,不料寺里人接二连三的询问朱元璋,最后朱元璋不厌其烦地提笔在墙上留下了这首诗。
14、诗人杜甫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也就是在李白被流放夜郎,杜甫听到这样的消息,心生怀念和担忧,才写了这首《不见》。
1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6、朱元璋创作的这首杀气很重的诗名为《不惹庵示僧》,这首诗是朱元璋在一次游览不惹庵的过程中留下的,全诗的内容为:
17、人生富贵总由天,草民之穷由天谴。
18、朱元璋也不管,推门直入,老子天下英豪,你说不惹就不惹了。
19、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20、统领明朝末期农民起义的首领张献忠,关于他还有他所写下的一首堪称史上最灭绝人性的诗篇《七杀诗》。
五、杀气最重的诗 最可怕的一首诗
1、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2、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部队,并且认了郭子兴当义父。从那以后,朱元璋的道路就变了,他也深知自己需要改变。朱元璋学了文化知识,慢慢的能够看懂兵书,不知不觉中,朱元璋也会作诗了。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以后,便做了一首充满杀气的诗,可以说,朱元璋这首诗是古今中外最有杀气的一首诗。
3、整首诗很好的透露了侠客杀意的豪迈和洒脱,热衷于江湖的杀戮和快意。
4、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种手法类似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好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写到越王勾践的强盛,极热闹;最后一句才点出越国的衰败景象,极凄凉。
5、张献忠虽然已经去世了几百年,但是关于他的事迹依然被流传着,其中最具有争议的就是《七杀碑》和《七杀诗》。历史向来都是由胜者书写的,所以由清朝编撰的《明史》中,称张献忠的一生是杀人如麻的一生。虽然其中免不了有一些故意抹黑的成分,不过也有一些真实的成分存在,比如七杀碑就是最好的证明。张献忠为了明志,专门立下了一块碑石,碑文内容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6、四两句,按格律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7、“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而这句,应该是杜甫最有杀气的诗句,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喊杀,杀声沸腾,这杀气还不够吗?杀谁呢?杀李白啊。为什么要杀李白呢?
8、除了《七杀碑》之外,张献忠还写下了一首《七杀诗》,其凶残程度比起《七杀碑》不逞多让,不过这两篇文章是否出自张献忠之手,专家们有很多争议。
9、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10、译文:龙湾之战后,朱元璋以少胜多击败陈友谅水军,次日黄昏时分微服私访至紫金山上的禅寺,主持看其煞气很重,便想解其煞气,与朱元璋讲禅论道,不料反被朱元璋教训,待第二天想打问其姓名,已是人去房空。
11、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1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3、提干的狂妄应该是我舍我其谁的气势吧,这样的话。这样写诗的人,我服我们伟大毛主席了。
1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5、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看出岳飞对于踏破我山河胡掳的恨意是那么的深切,读来荡气回肠,那种北马啸西风的壮烈,那种满腔热忱的悲慨,那种尸横遍野的血腥,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凌云豪气与冲天壮志,可谓人虽去远,声犹在耳。
16、一九一○年的秋天,他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一首诗,放在了父亲每天记账的本本里面,用来和父亲告别。
17、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贯休《献钱尚父》
18、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19、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20、1925年12月,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他再一次游览橘子洲,写下了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