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韩非子名言【摘抄文案100句】
一、韩非子名言
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欲速则不达。——《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4、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尤其是面对日益紧张激烈的市 场竞争,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冒出来,其是与非,正与邪,往往使 人感到困惑,感到难以评说。这时候,大家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感受就更加真切而深刻了。
6、⊙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7、(译文)夫人知道我喜爱新来的美人,她喜欢新来的美人的程度还要超过我,这是孝子用来奉养父母、忠臣用来侍奉君主应有的态度。
8、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9、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10、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2、《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13、⊙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14、“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反映了任何人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5、(译文)您并不是偏袒我才这样做,而是与生俱来的仁爱之心本就这样。这便是我心悦诚服并要报答您的原因。
16、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17、出自《韩非子·十过》。贪图小利,这是对大利的危害。
18、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
19、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20、⊙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二、法家韩非子名言
1、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韩非子·主道》
2、法在心头,泥古则失。——王士祯等《师友诗传录》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4、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5、吴使臣来也,固视将军怒。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
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
7、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8、解释:当君主的人不能够约束臣民但是能够自我约束是一种劫难,不能够让臣民们生活很好,只注重自身享受的会引发祸乱,不能够使臣民们节约只注重自身的节俭就是贫。
9、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
10、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11、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12、一民之轨,莫如法。
13、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14、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16、法若有弊,不可不变。——《宋史》卷三五一《赵挺之列传》
17、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18、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19、(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蠡》篇。大意是: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
20、(感悟)自出《韩非子·显学》这几句大意是: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
三、韩非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1、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3、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
4、不劲直,不能矫奸。
5、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6、译:法律的执行没有信用,则君主会有危险;刑责的施行不够坚决,邪恶的东西就会层出不穷。
7、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8、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9、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1、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12、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13、(感悟)出自《韩非子·大体》,大概意思: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14、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韩非子·六反》
15、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
16、“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出自《韩非子·大体》,大意是:泰山不以自我的好恶来选取土石,因此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因此成就了它的广博。韩非子的同学李斯在其著名的《谏逐客书》写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和韩非子的话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李斯抄袭的韩非子的。
1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18、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19、韩非在这里以用刮骨疗毒方法根治大病作比喻,说明了君主能听进逆耳之言,严于律己,改正错误,就能挽救危亡的国家,换来长治久安的政局。
20、⊙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韩非
四、韩非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人处疾则贵医。——《韩非子·解老》
2、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3、这几句说明了尊重事实的重要性。在作者看来,只有蠢人才会随便听信那些未经证实的言论;只有欺世盗名者,才会道听途说,信口开河。尊重事实,说话要有证据,这样才不会造成失误。
4、心思澄澈,安定有力,摒除诱惑,才可成就大事业。
5、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韩非子
6、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韩非子·十过第十》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韩非子·说难第十二》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说难第十二》力不足以适二主。——《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十四》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善建不拔,善抱不脱。——《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事之祸福,亦有腠理。——《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志之难,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智者不以言谈教,慧者不以藏书箧。——《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
7、出自《韩非子·王蠹》。(译文)长长的衣袖有利于舞蹈,钱多的人有利于经商。
8、(感悟)大意是: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9、⊙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10、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11、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12、(译文)按照名称与实质是否相符来判断是非,根据考核验证的情况来审查言论。指一切都应以事实为依据。
13、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
14、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韩非子·喻老》
15、⊙宰相之耳,待天下之心识而后能发
16、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17、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用肉去赶蚂蚁,蚂蚁反而愈多;用鱼去驱逐苍蝇,苍蝇愈要飞起来。
18、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1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五、史记名言名句
1、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感悟)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这两句大意是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谋臣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
3、解释:所以人们办事和给人好处,如果把对自己有利作为中心思想,那么关系疏远的人也会和好;如果把对自己有害作为中心思想,那么就是父子也会远离而且互相埋怨。
4、⊙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5、《韩非子》作为法家学说的代表作,逻辑严密,思想深刻,具有独特的风格,结合了法术势多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韩非子·难三》
7、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
8、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9、解释:没有刚劲正直的节操,就不能纠正奸佞的行为。
10、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11、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12、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韩非子·扬权》
13、(译文)不知道满足的人,他的忧虑,终身都无法消除。
14、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出自《韩非子·六反》。
15、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里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韩非,除个别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该文主旨。其学说的核心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而没有仁爱,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
16、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17、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8、每次改革都会出现一批偏激的狂人。——罗斯福
19、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
20、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