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历史简介(24句文案短句)
孔子的历史简介
1、ConfuciuswasalsothoughttobetheeditorandauthoroftheFiveClassics,namely,Shi(诗BookofSongs),Shu(书BookofHistory),Li(礼BookofRites),Yi(易BookofChange)andChunqiu(春秋SpringandAutumnAnnals).Healsoadvocatedfamilialloyalty,ancestorworship,respectofeldersbytheirpiouschildrenandsubjects’loyaltytotheirruler.
2、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3、但是在这本小册子里是不是就要“给以总结”呢?不能够。这主要是因为作者的思想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做这个工作的缘故。就是前面所讲的故事,也只能是从作者的思想水平出发而编述下来的,在选择取舍之间,在解释评论之间,错误一定难免。写出来,也只是请读者指教!这不是客气话,是实话!因此,也就谈不到什么“给以总结”了。那是要留待更辛勤的、更精通的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工作者来完成的。
4、孔子自豪的是他在15岁时就有志于学,并一直保持了不断学习的习惯。不同于今天的学龄期儿童,少年孔子没有学校可进,也没有很多书可看。那时候教育大多是家庭的事情,或者是在官府里跟班,边干边学。那时候书籍也非常有限,很难得到。由于纸张和印刷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谓书籍是用手抄在又重又容易散落的竹简上的。孔子从未有过单独、固定的老师,他的知识来源也不限于书本。他说:“三个人同行,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我选取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的缺点就作为借鉴而改正。”(孔子的历史简介)。
5、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
6、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7、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8、据称孔子曾经修订编辑过“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据《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说,孔子从他那个时代流行的3000首诗歌中挑选了305首编辑而成《诗经》。虽然我们对孔子在多大程度上编辑了《诗经》尚不清楚,但是他曾经编辑过(诗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论语》告诉人们,孔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如果把孔子的编辑(诗经》仅仅看成一个技术性的工作,那显然是错误的。从孔子对《诗经》的引用和解释当中可以看出,他对《诗经》的编辑不仅使蕴含在那此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得以凸显,而且便这部书远远超出了文学作品的范畴,成了寓教于诗的儒家经典。
9、I S BN:978-7-5327-8313-7
10、声明:文章内容由译文出版社授权,炎博文化翻译
11、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鲁国东部的防山,孔母未将墓的所在地告诉孔子。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其抚养成人。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
12、大约在孔子30岁的时候,他已吸引了一帮年轻人拜他为师了。有一件事颇能说明他作为一个老师的名气。他34岁的时候,鲁国的贵族、三桓家族成员之一孟僖子在临终前特地叮嘱两个儿子拜孔子为师(《左传.昭公七年》)。孔子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建立学校和将教育体制化的第一人。当然,这里的“第一”大约指“首要的”,因为据《孟子》所载,孔子以前早就有学校了。而且确实,孔子也历来是被作为中国第一位的教育家来尊敬的。
13、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14、孔子十五岁时母亲去世了,他把母亲埋在了颜氏家族的墓地。这时,有个丧车纤夫的母亲告诉孔子:你的父亲是鲁国的贵族叔梁纥,他到你母亲那走婚生下了你;你父亲在你三岁时就死了,埋在了“防”地。
15、春秋初期,晋、楚等国开始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或聚若干小邑为县,或将私家之田分置县。而在边境地区则设郡。郡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其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只有少数作为采邑赏给贵族。秦国开始实行“初税禾”新的赋税制度。中国社会进入初级农业的时代。手工业雏形逐渐形成,工匠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主要为手工业工具和农具。春秋时期除使用块炼铁外,在青铜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出现了错金铭文。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煮盐、冶铁、漆器等手工业发展成部门经济,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肆”里,边生产边销售,春秋中期以后,各诸侯国已经大量使用货币。晋国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铸币的地区之一。金属货币的流通,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被称为匠师之祖的公输般“鲁班”,就生活于春秋末年。当时经济社会战乱动荡,政局不稳,苛政猛于虎。《苛政猛于虎》记载孔子和弟子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有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坟墓哭泣。这个故事列入汉语成语“苛政猛于虎”。
16、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17、二千五百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呈现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就是这种灿烂文化的代表。在希腊有自发唯物论的奠基者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年)和辩证法的奠基者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年),在印度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约生于公元前550年),在中国有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中国来说,和孔子同时期还先后出现了不少优秀人物,像渊博的季札,政治家晏婴、子产,思想家老子,历史家倚相、左丘明,军事家伍子胥、孙武等。
18、在这以前的文化是被贵族垄断的,但在社会剧烈变动、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时,这种垄断情况就要被迫改变了。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在这一改变中就起了桥梁作用。他们顺应了广大人民学习文化、学术和各方面知识的迫切需要,开创了私人教授学生、传播文化的新教育制度。孔子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卓越的教育家。
19、孔子在学术方面提倡“仁”的哲学,倡导恢复周礼,在晚年全面整理前代典籍,修订鲁国国史。经孔子而传世的《诗》、《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典籍;而由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更成为中国2000年文明史中影响最广泛、地位最重要的学术派别,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本体。在教育方面,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受业者甚众。孔子是春秋末期大规模私人讲学的先驱,私人讲学的勃兴,打破了学在官府、由上层贵族把持学术的状况,促进了学术的下移和文化的传播。孔子还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方法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可以说,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并不成功,但作为学术大师和教育家,孔子的地位与日月同光。
20、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这一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子路比孔子仅仅小9岁,当年孔子见到子路时,子路还是一个青年人,孔子三十多岁的时候,尚且是一个半中不青的一个年龄,子路比他小9岁,在当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勇武的青年。子路当年见孔子,相当帅气,身上裹着野猪皮,头上插着野鸡毛,一副印第安野人的气概就出现在了孔子面前,按剑而立,雄赳赳气昂昂,为什么打扮成这个样子,你看这个野猪皮,我弄死的,这个野鸡毛,这鸡我射死的,射死之后拔了毛往自己脑袋上一插,这个人的审美品味有待考察。就是因为这样,他在弟子中也是最为直爽,最为刚正的一个人物。
22、尽管如此,孔子能够提出“仁”,而且能够普及文化知识,在教育事业上有很大的贡献,其进步的一面还是主要的。源远而流长的中国文化,孔子正是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传播者。
23、鲁哀公十六年( 公元前 479 年),孔子病死,终年73岁。葬在鲁国城北泗水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