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四个字(59句文案短句)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四个字
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老聃所推崇的“柔弱”,实是柔弱于外,而刚强于内。内外皆柔,则软懦;皆刚,则暴躁。如外强而内弱,则伤人且害己。故性要随和,而心不可缺主见;外当浑厚,而内不可乏精明。
3、《老子》第51章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尊道贵德,就是顺自然。王中江先生指出,《老子》第25章“道法自然”一语,王弼解释为“道不违自然”,这“不是说‘道纯任自己的自然’、‘道自己如此’,而是说‘道’纯任‘万物’的自然。这正是老子哲学的深刻之处,也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构造。最高的‘道’恰恰又高度尊重它产生的‘万物’,这是道的‘玄德’。”每一物类每一个体都是道与德的合一。只有在对于每一物的尊重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尊严。《庄子·在宥》:“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有为既以他者为工具,是为不尊重他者;又以他者为前提,是为受制于他者。只有尊重他者,才能配得上自身的尊严。
4、(译文)称王的人不和人争辩,争辩会减少他的威严。有智慧的人话语迟钝,话语迟钝可以迷惑敌人。勇敢的人并不多言,多言会使行动犹豫。
5、学|太极拳的规矩——你们如何毁了我的太极拳
6、 ②是将真气与邪气对举,视真气是呵护生命、抵御病邪之气,故以《灵枢·刺节真邪篇》《素问·离合真邪》名篇。《素问·疟论》曰:“真气得安,邪气乃亡。”《素问·离合真邪论》曰:“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夭殃”。
7、(译文)智慧不够却谋划大事的人只能失败,智计不知停止却谋求长远的人很难如愿。对有智慧的人说智慧,对愚蠢的人说愚蠢,用愚蠢来掩饰智慧,用智慧来停止智计,这是真正的智慧。
8、回复陈正雷 可获得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陈正雷版)DVD
9、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10、 中华文化的精粹是孝文化,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的是孝道。除了前边我们讲到的《围炉夜话》提出“百善孝为先”外,被称为“天下第一家规”的《弟子规》倡导的也是“孝道”。
11、(译文)利益没有穷尽的地方,生命却有终了的时候,不懈怠就可以了。利益不能独自占据,运气有好有坏,心存畏惧就能警醒了。
12、心得体会|读拳经不能望文生义之我对五字诀《劲整诀》的理解
13、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始源於黄帝,集大成於老子,发扬於张道陵天师,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14、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这里的天,指的就是客观规律,大自然。)。道家的根本是《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该书认为天上、地上和人体内部都有录人功德罪过,降福祸于人的神和鬼,也充分体现了人对鬼神权威的敬畏。道家认为“无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此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
15、道家之意义在于协调人与己身、人与道、人与万物的关系,己身、道、万物共同构成人的生存之境。如以人与万物的关系重思三重关系,即人与万物之唯一物的关系、人与万物之整体性的关系、人与万物之每一物的关系。由此可知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是唯一可以违背道的物类。只有建构人的尊严,才能破除“人是高于万物的物类”。
16、(第250期)这样练太极拳可以少走几十年弯路
1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漫游山林、独善其身。他既入世,又出世,他的品格可以用‘内圣外王’四个字来刻画。”像范蠡这样有坚韧的品格与毅力,手中的财富与心中的智慧,骨子里散逸着老子所谓“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的“王气”。为人处世的境界更可体现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的“圣心”。
18、回复10099可以获得《太极内功的奥妙》电子图书
19、 善和恶,是对立而生的。《朱子家训》中有这么一段话:“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他说的意思是,做了好事,巴不得人人都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善;做了坏事,百般隐瞒,就是真正的大恶。这些警言,今天仍有很大教育启示作用。
20、书中引用王弼对《老子》核心思想的总结:“《老子》之书一言以蔽之,核心思想不过是四个字:崇本息末。再具体点来讲,就是‘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这一点应该是抓住了思维层面的实质。换到今天话语,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邓小平都十分强调的“抓住主要矛盾”!
21、道家认为“无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道家认识到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可能使行为本身产生偏差。
22、 首先,《黄帝内经》对待生命的态度高度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黄帝内经》不仅珍爱生命,重视健康的维护、疾病的治疗,以“尽终天年”视为全德的人生境界,言“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但同时又充分尊重生命自身的自然属性,认为生命有生有死,疾病有可治不可治,因此,要顺应、尊重这种自然本然的属性。《黄帝内经》在诸多篇章,皆有“死不治”之论,计《黄帝内经》提出的“死不治”,或言“不治”,但含义为死症者,有53处之多,如《素问·阴阳别论篇》言:“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帝曰:消瘅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这种“死不治”,并非是《黄帝内经》对生命消极无为,而恰恰是基于生命自身的自然属性与特质而持有的客观、理性态度,是尊重生命有生即有死的“道法自然”思想的体现。
23、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4、道家思想起始于上古时期,以盘古为远祖、伏羲(或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道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
25、精神与道皆无形,万物(严格地说是万物之每一物)则有形。
26、孔子讲的东西总是切中现实政治,老子也是一样,他们纵然谈论玄而又玄的天道,标靶却是近而又近的人事,尽管我们总是把老子想象得更加玄妙而高远。
27、学会打开太极内功之门的钥匙“逆腹式呼吸法”
28、对于无法直接认知之物之知,是由其与已知之物的关系来获知的。精神不与物接,故无形——因缺乏认知手段而不可认知。在道家的思想框架中,精神不与物接是其理论预设,这就意味着精神是内在自足的,此即“专一”。
29、《止学》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在什么地方停下来的学问。从事物之间的相互变化出发,水满则溢、月圆则缺,所以要“适可而止”。“有余”就不好,“不足”就补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30、(译文)过於聪明就是愚蠢了。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3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2、近日,看到不少地方政府及范蠡文化研究学者,言及范蠡功业成就时,给范蠡理所当然的戴上了儒商始祖的高帽子,虽可谓用心良苦,却实在是大谬。
33、 从以上所述大家可以看出,老子所推崇的“上善若水”,不仅仅是要求人们从行为上相仿,而是要从行动上开始,最后终于“水”的品质。老子倡导人们能够做到如水一样滋润万物,如水一样与世无争,如水一样随机而动,如水一样动静结合。这是一种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品质。这就是道家追求的“至善”的崇高境界。
34、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歇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止智,智也。
35、圣人掌握了圣知,因而是不自然的。只有圣人才能在非自然状态下掌控为,因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无为。不知情下无为是自然而非无为,只有知情的无为才是真正的无为,圣人是能为而不为。《老子》第57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王中江《出土文献与先秦自然宇宙观重审》据以指出:“万物的‘自然’以‘道’的‘无为’为前提,同理,百姓的‘自然’也要以圣人效法‘道’的‘无为’为前提。”
36、(译文)才能出众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显露自己。地位尊崇其实充满危险,有智慧的人不恋权位。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智计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
37、老子《道德经》强调“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勒兵,“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劝越王不要轻易动武。
38、独家披露|太极拳练功的次序!!!!!!!!!!
39、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0、事进愈速,其终愈早;物长愈缓,其亡愈迟。留罪过,则延缓人类的衍化;立功业,则加速人类的灭亡。圣人不忍为大恶,亦不敢行大善,故庸德庸行;不愿碌碌无成,亦不敢赫赫有为,故空谈玄理。
41、 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就是《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对传统哲学、科学、宗教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文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截止目前《道德经》外文译本已有1000多种,涉及30多种语言,在国际上影响很大。《道德经》包容的内涵很多,但核心思想是“善”,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把《道德经》比喻为一座雄伟的宝殿,那么”善”就是这座宝殿的根基和骨架。如 果《道德经》把“善”这个根基去掉,这座雄伟的宝殿就会轰然倒塌。
42、学|杨氏太极拳入门指引——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
43、老子主张“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范蠡经商辗转吴、越、楚、齐诸国,后又选择“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居于天下之中”的陶地,其居则处于善地。
44、 现在大家都重视教育,各位家长都把教育子女当成头等大事。教字的结构是左是孝字,右是文字。古代讲究左为上,这就是说教育就是要先从教育孩子行孝开始。孝是根本,要教育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尊重老人,尊重长辈。而我们的现代教育,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特别是提倡独生子女时代,培养了一批小皇帝、小公主。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不听父母话的,和父母顶嘴赌气的、甚至打骂父母、老人的层出不穷。出现这样的问题,应引起家长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45、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它关乎每一个人的胜败荣辱:对于大人物来说,一个“止”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它决定了他的成与败;对于赌徒来说,它决定了输与赢……“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46、“人效德而行,寻道所趋”,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融为一体,就可达到修身的目的,也就是道家所说的“天人合一”,这样就可以实现最终的和谐。
47、对于精神与躯壳关系最为重要的讨论,便是魏晋之时的“圣人无情论”。《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裴松之注引何邵《王弼传》:“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对于何晏来说,圣人只是一纯粹的精神,完全不应物,其躯壳纯属多余,于是也就取消了由“内圣”推导出“外王”的可能性。王弼则赋予了圣人的躯壳以哲学意义,圣人并非纯粹精神,其躯壳仍然应物有情,亦即圣人具有了“外王”层面。另一方面,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即在于“无累于物”,此即“内圣”。
48、回复张志俊可以获得太极拳实战大师张志俊《陈式太极拳32擒拿》《陈式太极拳32摔法》
49、道为何无形?《庄子·则阳》:“今计物之数,不止于万,而期曰万物者,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也。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冯友兰《先秦道家哲学主要名词通释》:“道是一个包括天地万物的‘全’。《老子》所说的道,照我的了解,就有些像‘全’。”道作为万物之整体,在这一整体之外不存在他物与之相区分,于是道无形。“道无形”之“形”并非“形状”之“形”,而是“形名”之“形”。《韩非子·内储说上》:“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这里的“形”就是“形名”之“形”,完全可以替换为“性”。虽然古代名学强调“形名参同”,但是道在认知意义上却并不具备认知途径,于是道“无形”。道的无形是因为道是万物之整体与整体性,没有与之相区分的存在,在无区分的意义上成为无形。无区分就是无边界,所以万物作为整体与一物的区分就在于边界的有无。道之无形是与每一具体物在实质上没有区分,而非理论上讲道物区分是边界有无,一个观念本身的逻辑结构和我们对逻辑结构的逻辑分析是两个层次。道无形的知识本身基于道物不二/道与物无区分,逻辑上仍然可以讲道与万物区分在于边界有无。前者是知识结构,后者是对知识结构的分析,必须是两个概念,逻辑上并不是没有区分。
50、在此意义上,“赡足”即无需外求,万物不再成为欲求的对象。并非说没有形成人与万物的关系,而是这种关系并未导致欲求。人有欲望,但没有对欲望的认知,这就是赡足——不以任何一物作为工具。“饱”只是身体欲望获得满足的一种感受,其自身不是知识。探讨如何才能“饱”,才是知识。所有人可以有对于“饱”的共同理解。但这理解不是基于普遍性的理性知识——“饱”的定义,而是基于每个人都有的对于“饱”的身体感受。于是基于身体感受而非理性知识的人际理解,便是一种人的本源性的理解——“感同身受”。孟子的“恻隐之心”也正是由此而出。
51、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遂谢绝勾践恩威相加的挽留,不愿接受王“与子分国”的厚遇;不怕违者“身死,妻子为戮”的下场,“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52、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用“道”来探讨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系。道家主张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53、根据处理问题不同,“无为”的态度既可用于政治,也可以用于修身。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
54、1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55、道家思想,是以阴阳为核心,以中庸为主体,以顺应自然为宗旨的思想体系;代表人物老聃、庄周、洪应明。
56、道家认为,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其本源上相同,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译文: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57、“六亲不和有孝慈”,当提倡孝顺、和睦的时候,说明家庭中的成员本身已经不坦诚、不和睦了,否则是不需要这些的。表述类似观点的语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58、 下面再举一例:当代有一个人把老子“上善若水”中的不争思想,运用的淋漓尽致,这个人就是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潘基文是韩国人,他能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稳坐钓鱼台,还能顺利取得连任,靠的是什么?请看他是怎么说的:在联合国秘书长连任演说中,潘基文引用了《道德经》最后一章,即第八十一章最后两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的原意是:自然的规律是让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人的准则是为人处事应该像大自然一样多为善而不为恶。潘基文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当联合国秘书长是对大家谋福利,我不起坏心;你的位置越高,能给大家办的好事越多,大家都能看见,你越不争,大家越往前推你。这就是“上善若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