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战争诗(37句文案短句)
诗经战争诗
1、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2、尊贵的方叔我们的好统帅,他的战车红皮缠毂纹横辕,马嘴边的八只鸾铃响叮当。尊贵的方叔身着天子命服,大红蔽膝是那样富丽堂皇,身上的青苍佩玉朗朗脆响。
3、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李益(塞下曲)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4、今天,祖国和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躲也躲不过的挑战,在挑战面前,我们抱定何种态度、采取何种行动是比挑战本身更重要的事。
5、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李益(暮过回乐烽)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诗经战争诗)。
6、⑻出:出险。朱熹《诗集传):“谓但知深入不暇谋出也。”
7、同样是去打仗,同样都可能牺牲,两首诗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也说明了两国的风气截然相反,当然这也造成了两国的命运截然相反。
8、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
9、除了抑郁沉痛的悲剧气氛之外,这三篇诗歌在思想感情上还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通篇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忧患意识。
10、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11、你这愚蠢不开化的荆蛮人,胆敢跟我泱泱大国作对头。尊贵的方叔元老英雄人物,老当益壮操劳国事善筹谋。尊贵的方叔带领大军到来,抓捕审讯万千俘虏竞授首。
12、这是一首思想之歌,此诗写主人公被迫从军南征,调停陈、宋两国关系,长期不得归家而怀念家乡亲人,诗从体现战争气氛的鼓声写起,渲染出一幅兵荒马乱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怨怼而又无奈的心情。全诗五章,每章四句,以往事与现实进行对比,在结构上形成顿宕;在叙事中又间以抒情,在情感上形成波澜,手法独到。
13、赵良澍《读诗经》论《常武》云:“身归日来,心归日同,以徐戎之叛服无常,非有惠南国,省三农之盛德,何以怀之?其曰“天子之功”,功在王猷,不在王旅也。而诗顾以《常武》名篇者,岂谓对致治以文,拨乱改以武欤?亦欲其战胜于庙堂,如古圣人之神武而不杀也!”
14、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5、清邑军队驻在轴,驷马披甲任疾跑。左转身子右拔刀,军中好像准备好。
16、欣赏视频演唱《无衣》,再次感悟诗歌之壮烈情怀。
17、战鼓擂得震天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18、四匹公马体高长,宽头大耳气势昂。猛烈出击讨玁狁,建立功勋威名扬。
19、实际情况是宣王时周人与戎狄发生过两次大的战役,战略上采取的是防御政策,“即使追奔逐北,也只是对于入侵的反击。‘城彼太原’及‘城彼朔方’,都是建筑北边的要塞,而玁狁入侵的地点,可以深入到泾洛之间,直逼西周的京畿。(见王国维《观堂集林》)”(注:许倬云:《西周史》,289页,三联出版社,19)
20、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21、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两场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情况。先说西北战争。周王朝与西北戎狄之间的战争,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地理原因。夏朝末期,周族先人避夏桀之乱,即“自窜于戎狄之间”(《国语·周语》),开始了与戎狄交错相处的历史。
22、然而,唱着《无衣》战歌的秦终究是灭了六国,个人的情感好恶也尽都被屈从于国家机器的意志之下,那先前唱着《蒹葭》的民成了“奖军功、重耕战”的民;唱着《渭阳》的民远交近攻,拔楚于郢,坑40万赵军于长平……几个月前,有部洗白秦始皇的电视剧热播,一位姊妹对我说每次听到剧中的《无衣》就热血澎湃。我听后心头一紧,在车同轨,书同文的秦,不会再有新的《国风》。《无衣》唱多了,你就忘了自己还曾会唱《击鼓》,忘了自己还能唱《扬之水》,忘了自己还曾勇敢地唱过《东山》,甚至你就彻底走向了《陟岵》中父母兄长所不愿预见的那副光景——止!弃!死!——回不来了!遗忘了!死了!更可悲地是连灵魂也枯竭于麻木了!
23、由于西北地区战争和东南地区战争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战争诗的不同基调、感情和思想,诗歌内容的反差与不同地区的战争状况之间完全吻合一致,充分反映着这些战争诗的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这当然是诗歌作者忠于历史、忠于现实、忠于生活,按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进行创作的结果。
24、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常建(塞下曲四首)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25、据《竹书纪年》记载:周人南征是从康王正式开始:康王十六年“锡齐侯伋命,王南巡守至九江庐山中”。从这时起,铜器铭文中对历代周王南征的记载很多,充分说明,周人把对东南诸夷的战争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始终放在重要的地位上。
26、⑿俾(bǐ):使。滂(pāng)沱(tuó):大雨貌。
27、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王翰(凉州词二首)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8、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西周时期征战诗词《诗经·秦风·无衣》注解及释义
29、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30、《诗经》战争诗与上面所引述的那些历史传说,尽管有诗与文之别,但在思想观念上却是一脉相承,都以我国古代所特有的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为灵魂,所体现的都是崇德尚义的政治理想和“胜残去杀”的军事思想。
31、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yòuhuó)?
32、高适(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33、彰显爱国精神,如《秦风·无衣》。尽管战争总是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是当敌人入侵,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人民也意识到只有用战争的手段才能消弥战争,只有付出必要的代价才能赢得和平和安定,此时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统一的,所以他们积极的投入战争,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换取战争的胜利。如,秦风中的《小戎》《无衣》等,表现了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精神。如《无衣》:
34、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35、前三篇作品浸透着悲抑情绪和忧患意识,后三篇则充满了必胜信念和远大抱负。同是战争诗,却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诗歌反映对象的不同,即西北战争与东南战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状况。也就是说,战争诗之间的差别有其现实的根据。
36、厌厌良人,秩秩德音。释义:战车轻小车厢浅,五根皮条缠车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