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核心(77句文案短句)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核心
1、*前进的小先生要有四种精神:追求真理;即知即传;联合起来;百折不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核心)。
2、第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所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生活中,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向前向上。
3、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平民教育家,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做中学”是杜威的主要观点。即此观点为错误观点。
5、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应能做到。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就应当有高尚的师德,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
6、陶行知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7、“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8、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择其精要,可用八个字来阐述。
9、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先选择陶行知先生核心思想理论以及主要贡献进行介绍。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思想以及贡献我们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教学组织形式、两个称谓、三大原理、四种精神四所学校、五大主张、六大解放。
10、第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因为到处是生活,所以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就像一个教育的场所。
11、陶行知主张教育要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其职能的发挥以改造社会。他认为师范教育建设也应根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以训练有生活力的教师,通过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有生活力的新一代,使他们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陶行知主张教什么,就拿什么来训练教师。即“有什么,学什么”,“要什么,学什么”,以大社会、大自然作为教材和课堂。他认为以文字为中心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书呆子。
12、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课余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免他们在闲暇时间做错事。对已经犯错误的学生,陶行知主张要用爱心去感召他们,让学生勇于改正错误。
13、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这一点上,陶行知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办学实践中,陶行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意见。比如,晓庄师范停办,教师不能回校任职,学生便自动组织“儿童自治学校”。对此,陶行知异常高兴并写诗恭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自治学校的学生认为这首诗中的“大"字需要改动,陶行知先生认为言之有理,马上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14、“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15、 陶行知认为,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望远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要通过学问上的熏染和督促的力量,为学生创设激发兴趣、开启智慧的主动探索之旅。
16、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7、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8、陶行知先生始终怀着圣徒一样的虔诚、激情、纯洁和献身精神歌颂爱、实践爱、创造爱,他或可被看作中国教育的“耶稣”、“摩西”,以自己的牺牲开拓着个人解放、民族解放的道路,可谓是中国教育的一座丰碑。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应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来指引我们的教育教学,从而促使我们每个教师能更好地看世界、看社会、看教育、看学生、看生活、看人生。
19、杜威认为,知识和行动的内在统一性需要被确认,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的传统应该被抛弃。我们必须构筑新的知识观,重视行动,确立行动在知识中的合法地位。应当将一切知识置于行动的检验之下,让它能够服务于有效的行动需要,服务于进步的生活需要,从而在生活和行动中持续创造新的知识,这样知识和行动才能生生不止,前进不息。
20、 新世纪、新教育。新在哪里?即“自新、常新、全新”。自新:根据国情,创建符合人民大众的新的、活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常新:不断变化,发展前进,要与时俱进,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全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材内容、教育制度等均要全新。
21、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2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3、、针对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造成的问题,逐渐把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推行生活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多动脑的活动,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鼓励学生实践、开拓、创新,使学生得到真正的解放。
24、第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校即社会”是半开门的改良主义的主张,“社会即学校”是拆除学校围墙,根据社会的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
25、 解放儿童的嘴 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26、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27、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民族素质的高低。他曾在《介绍一件大事》中从小学教师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小而言之”,小学教员教出的学生之好坏,关系到“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关系到“国运”,“民运”。他不仅仅注意到师范教育对发展教育事业本身的作用,而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师范教育放到挽救贫穷落后的民族,改造旧的社会,创立新的国家的高度上去认识,把师范教育同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28、*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
29、 新世纪、新教育。新在哪里?即“自新、常新、全新”。自新:根据国情,创建符合人民大众的新的、活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常新:不断变化,发展前进,要与时俱进,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全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材内容、教育制度等均要全新。
30、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陶先生说:“在我的世界里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是老百姓,一个是小朋友”。教育是国家万年大计,不普及人民大众教育谈振兴中华乃是一句空话”。陶先生曾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要坚持自爱——施爱——达爱——传爱的准则,让爱代代相传。
31、(4)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32、我们可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
33、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34、陶行知的“三大原理”是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①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指陶行知认为我们所教育的内容就来自生活,他提出教育要围绕生活、依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思想叫做生活教育理论。②社会即学校,由于当时我们国家经济落后,资源短缺,所以陶行知认为社会本身就可以当做一所大学校,教育是要满足社会需要并且要依靠社会力量发展,所以这也可以叫做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③教学做合陶行知认为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密不可分的。他认为,事情如何做,就让学生学着如何做,学生如何学着做事的,教师就应该如何教,做就是学和教的源泉,所以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35、 新教育的功能:一是改良个人之天性,二是养成团队合作的好习惯,三是传承优秀的文化,四是成就教师自己的事业,让教师自己感受到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件至高无上的事情,愿意沉下心来将这件事情做好。
36、(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37、这与传统的重视读经典、鄙视实行的教育学说相比是进步的,但仍然存在些错误。一是错在误解了知和行的先后关系。如果说行动是从认知开始的,要按照正确的认知去做正确的事情,那么,正确的认知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王阳明认为,正确的认知乃人“心中固有”,这是不正确的。知识源于行动和实践,源于人们的生活和经验。二是错在把知识当作是一劳永逸的、永恒的。实际上,知识是变化的,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成立的。这就是说,知识是相对于某个问题或困境而成立的,当这个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条件发生变化时,作为问题答案的知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8、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39、第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同样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40、 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41、“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42、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中指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这是陶行知在推行平民教育、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对教育工作者在师德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他更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被宋庆龄称之为“万世师表”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以其丰富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人民教师的楷模。
43、其“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认为,在传统教育下,劳力者与劳心者是割裂的,造成“田呆子”(劳力者)和“书呆子”(劳心者)两个极端,所以在中国“科学的种子长不出来”。为纠此偏,就必须教读书的人做工;教做工的人读书。
44、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45、 陶行知认为新学生要有健康的身体:将强身健体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主动地加以落实;要有独立的思想:不人云亦云,具备依据事实作出判断的素养;要有独立的职业意识:能在多样化的实践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职业之间的关联,而不是依据自己的考分来决定学习什么。
46、首先,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他曾经赋诗来表达这种精神:“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47、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48、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49、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
50、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51、(3)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52、三八字精髓:实、活、真、创、爱、新、行、人
53、*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54、观点|小学班级民主选举中的这些问题你一定遇到过......这样做就对了!
55、为了改革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
56、“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57、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谐之感情。
58、首先,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他曾经赋诗来表达这种精神:“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59、 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虽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60、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
61、 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62、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63、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
64、引导学生努力求学,永远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陶行知认为,引导学生努力求学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好学的教师、同学;二是可学的工具;三是必学的督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自己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
65、“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结合其整个思想看,“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要点:
66、 生活教育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67、但是,传承并不是守旧,也有发展和创新。考察陶行知中后期的著述,我们可以发现,陶行知对杜威知行关系思想的发展,至少体现在以下两点。
68、 陶先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出来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人中人的道理非常简单,崇尚真善美,反对假丑恶,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回归人性,焕发童真。坚持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互相尊重的、相亲相爱的。
69、*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0、教师教育,师德,对象,内容,方法,价值师范教育的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毕生所思考、实践的事业。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更需要知识自我的更新,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师继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形势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外语能力等迫切需要提高。面临新形势,要正确地分析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各方面吸取优秀的教育思想、理念,调整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路,准确定位,明确主攻方向。
71、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72、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73、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主要教师的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学。
74、“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为了避免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75、 陶行知认为,衡量你所从事的教育是否是新教育,有三个基本的标准:一是“自新”,依据自身实际,走出自己的教育改革之路。二是“常新”,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每天都要做,日日新。三是“全新”,新教育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要新,如果骨子里还是既有的教育传统,仅仅做一些表面的文章,是称不上新教育的。
76、 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