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翻译完整(97句文案短句)
论语全文及翻译完整
1、(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2、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3、(译文)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4、(译文)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论语全文及翻译完整)。
5、试译:陈亢问伯鱼,说:“您也曾得到什么秘传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老师一个人站在庭中,鲤快步走过去,老师就问:‘学《诗》了吗?’鲤回答说:‘没有。’老师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鲤回去就赶紧学《诗》。有一天老师又独自站在庭中,鲤快步走过去,老师又问:‘学《礼》了吗?’鲤回答说:‘没有。’老师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脚。’鲤回去就赶紧学《礼》。鲤听到的教导是这两句。”陈亢回去后心中很欢喜,说:“问他一句,竟得到三个道理: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知道君子教育子女时要保持一点距离。”
6、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全文及翻译完整)。
7、试译:孔子用四点教人:读经,实践,忠诚,守信。
8、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9、(注释)①数(shuò):屡次,频繁,琐碎。②斯:则,就。
10、(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类型。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以知道这人有没有仁心。”
11、试译:孔子说:“干事业,明白其中道理的,不如喜欢它的;喜欢它的,不如其乐无穷的。”
12、(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3、(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14、(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6、(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7、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8、(原文)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9、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0、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21、试译:孔子说:“礼节礼节,就是说玉帛迎来送往吗?音乐音乐,就是指钟鼓敲敲打打吗?”
22、试译:孔子说:“君子有时候可能不仁吗?不过没有哪个小人是仁的。”
23、试译:德行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突出的,有宰我,子贡。精通政事的,是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是子游,子夏。
24、试译: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六句六弊没有?”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好,我告诉你。爱仁慈不爱学养,毛病是受人愚弄;爱谋划不爱学养,毛病是不成体统;爱诚实不爱学养,毛病是为人死板;爱耿直不爱学养,毛病是出口伤人;爱勇猛不爱学养,毛病是办事莽撞;爱刚强不爱学养,毛病是狂妄自大。”
25、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6、试译:孔子说:“不能结识行中道的,那一定要同时结交狂放不羁的和谨小慎微的了。狂放不羁的什么都敢做,谨小慎微的呢有些该做的事情也不敢做。”
27、试译:孔子说:“治理国政用道德,就好比北极星安住本位,群星围着它转。”
28、“父没,观其行”是在要求为人子者应言行合保证孝行的前后一致。父母去世,没人管教的时候,一个人的言行完全出于自主,其言其行如果一如父母在世一般,此人必定是个孝子;如果父母过世不久,言语行为就严重违背了父母生前的意愿,这个人肯定不算是孝子。比方说,有些人在父母过世之后,因失去家庭的约束肆意妄为,就算父母在世时他再孝顺,其本质上也是个不孝之子。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杨广,这位隋朝的亡国之君,在父皇杨坚在世时,掩饰本性,处处表现出节俭、朴素和低调,以讨得父母欢心。在登基称帝以后,杨广本性大暴露,一改先前风格,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残暴荒唐,成为历史上暴君的代表。现实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2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1、 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欤?”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32、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33、试译:孔子说:“一个士光想着小家,就不配做士。”
34、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35、18柴也愚,参(shēn)也鲁,师也辟僻,由也喭(yàn)。
3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7、(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38、试译: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话说得好就认为人也好,不因为人不好就认为他的话也一定不好。”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40、(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4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2、(译文)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43、 先生说:“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为耻辱的,只有由了吧!”“《诗经》上说不忮刻,不贪求,这有什么不好呀?”子路听了,从此常诵止此诗。先生说:“这样又何够算好呀。”
44、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4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6、试译:颜渊、季路在一旁侍奉老师。孔子问:“何不谈谈各自的志向呢?”子路说:“愿意把车马、穿的衣服与朋友共享,用破旧了也不遗憾。”颜渊说:“希望自己的好,不挂在嘴上;自己难受的,不麻烦别人。”子路对孔子说:“想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年老的,好好安顿他们;朋友,诚心结交他们;年小的,多多关怀他们。”
47、试译:孔子说:“臧武仲凭借着防邑,向鲁君要求把自己的后代在鲁国立为卿大夫。虽说是不想要挟君主,我可不信。”
48、试译1:孔子说:“说话诚恳吗?举止文雅吗?神色庄重吗?”
49、(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50、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51、(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52、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3、试译:孔子说:“不到‘搜索枯肠而不得’,不要开导他;不到‘话到嘴边说不出’,不要启发他;举一个例子而他不能联想到别的情况,就不要再罗嗦。”
54、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55、试译:孔子说:“颜回能做到心中三个月不违背仁,其余弟子能一天做到一次,或者一个月做到一次就不错了。”
56、(注释)季氏:指当时鲁国三大权门之一的季孙氏,八佾,古代乐舞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举行乐舞用八行人,叫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为大夫,却用了八佾,这是对天子之礼的越。忍:忍心,指季氏。另一种理解为”容忍”,指孔子。
57、试译:太师挚去了齐国,二饭乐师干去了楚国,三饭乐师缭去了蔡国,四饭乐师缺去了秦国,击鼓乐师方叔去了黄河边,摇拨浪鼓的武去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都去了海边。
58、试译: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后上朝,报告鲁哀公说:“陈恒杀了自己的国君,请发兵讨伐!”哀公说:“把这事报告三位大夫吧!”孔子(出来后)对人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王却说‘告诉三位大夫吧’。”于是报告了三位大夫,都不愿出兵。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报告。”
59、《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60、试译:孔子说:“人没有远见,必定穷于应付眼前的事变。”
61、试译:孟懿子问怎么行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在车上告诉樊迟说:“孟孙问我怎么行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如礼服侍;父母过世,如礼安葬,如礼祭祀。”
62、(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63、(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64、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65、试译:孔子说:“可以对人说却不对人说,是失人;不可对人说却对人说,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
66、(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67、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ǐ),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68、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wù)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69、试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70、(注释)(1)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2)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7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72、试译:孔子说:“天生就知道的,属于上等;学了才知道的,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学习,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是不学,这种人就等而下之了。”
73、(注释)(1)语:音yù,告诉,动词用法。(2)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名。(3)翕:音xī。意为合、聚、协调。(4)从:音zòng,意为放纵、展开。(5)纯:美好、和谐。(6)皦:音jiǎo,音节分明。(7)绎:连续不断。
74、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75、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76、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77、(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78、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79、(译文)孔子谈论子产说:“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有四个方面: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谨慎;他教养人民多用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80、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81、试译:子夏说:做得好,就赶紧学;学得好,就赶紧做。
82、试译:微生亩对孔子说:“丘,为什么这样忙忙碌碌呢?不会是显示口才吧?”孔子说:“不敢显示口才啊,是心里太难受了,欲罢不能啊。”
83、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84、(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85、(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86、试译:鲁定公问:“君王领导臣下,臣下服事君王,该怎么做?”孔子说:“君王领导臣下靠礼,臣下服事君王靠忠。”
87、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8、试译:孔子说:“蛮勇好斗,厌恶贫穷,会乱来。一个人本来缺乏仁爱,而我们对他过分痛恨,也会使他乱来。”
89、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9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1、7佛肸(bìxī)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叛,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páo)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9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3、29子曰:“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4、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95、试译:孔子说:“一个人发愿向道,却以穿得破、吃得差为羞耻,那就还不到跟他深谈大学之道的时候。”
96、试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号‘文’啊?”孔子说:“他聪敏好学,不耻下问,因此谥号‘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