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80句文案短句)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
1、隋朝:581年-61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2、 我们不要对特殊时期的特定人物进行道德批判,许多人都批评许仙软弱无能,恩将仇报,当浙江昆剧团把一条真白蛇摆在演出现场时,好多观众都受到了惊吓。当我们遇到高官厚禄与归隐山林,富贵显达与饥寒交迫,生存与毁灭的选择时,又有多少人能与真理、正义和贫寒站在一起?(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
3、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4、(6)《困学纪闻》卷一三《考史》“隨恶走改隋”条,商务印书馆,1959年重印第1版,1108页。
5、南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齐高帝萧道成
6、顾氏在诗中委婉批评清人改正朔之举,指责“东夷扰天纪,反以晦为元”,并试图正之,不采满人历法,以《春秋》“天王春”为比,从而表达“天造不假夷,夷行乱三辰”,“人时不授夷,夷德违兆民”之强烈攘夷观念。顺治十八年(1661),《元日》云“雰雪晦夷辰,丽日开华始。穷阴毕除节,复旦临初纪”,小注云“夷历元日,先大统一日”,顾炎武以“夷辰”“夷历”视清,以明朝《大统历》为正朔。
7、乾隆时,文字狱达到顶峰,发生了160多起。少则牵涉百人,多则牵涉万人。思想被禁锢得连文化科技都无法正常发展。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甚至一些疯子的言语也被定为逆案而处死,荒唐至极。
8、嘉庆时,阮元纂《儒林传稿》,在《顾炎武传》中,大谈顾氏在考证方面的成绩,其中有一句评价“国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特加以注明是出自《总目》。王汎森先生在《清代儒者的全神堂——与道光年间顾祠祭的成立》一文中指出,阮元加入了自己的评价,把顾炎武由“国初”的第一大儒改为“国朝”第一大儒。这无疑是进一步拔高了顾炎武的地位,此后,《国史儒林传》对此说又加以因袭。清代官修史书《清史列传》中的《顾炎武传》亦直接采用《总目》的说法,只不过将“国初”改成了“清朝”,而《清史稿》中的《顾炎武传》又改回到“清初”,其余文字皆与《总目》评断一致。更为令人玩味的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御史赵启霖奏请将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人从祀孔庙,群臣相议,支持者则以《国史儒林传》中对三人的赞同为依据,顾炎武于次年成功入祀孔庙,这与清初的情况竟是天渊之别。
9、清兵南下时,顾炎武参加了抗清斗争,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此后,他以商人身份暗中活动,联络抗清力量。后被官府追捕,逃离江南,前往山东。在北方的二十多年里坚持反清。
10、路易十四大力支持国家普及科学。他接受大臣的建议,成立了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建筑学院和法兰西喜剧院,其成员享受国王的津贴,研究活动受到资助。同时代的康熙,则忙着进行文字狱,以维护满族统治的合法性。
11、相对于清朝统治下中国将近三百年的闭关和停滞,西方国家却创造了现代文明,中国就远远地落在后面了。
12、顾炎武的时代之问迄今已有三百多年,但如何做出正确合理的回答,仍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透过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做出学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中华文化的精神性根脉既然从未为任何外来力量所切断,相信“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就能够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当然,任何社会如果要朝着富有生命创造活力的健康方向发展,都必须形成以全民共识为基础的强大社会认同凝聚资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八字箴言,说明只有将个人品格的完善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合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和民族集体的价值理想。长期积累并不断为其注入有新的时代内容与价值意义的中华文化关怀,必然能继续发挥超越不同地域和不同族群的社会凝聚力。
13、这就是明朝的很多皇帝不勤政,机构却能一直正常运行的原因。但清朝不同,完全屏除所谓的内阁,全部集权于皇帝一身。
14、清朝这个专制残暴和扭曲都达到顶峰的朝代,骨气和思想,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中国传统的为官直言敢谏,为史秉笔直书的观念彻底被摧毁。后来又被东西方列强欺负和蹂躏,国人的自卑和媚外也顺便产生了。被征服和奴役的太久,都进了潜意识,形成了习惯。(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
15、康熙和路易十四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皇帝的个人能力和成就并不成正比。皇帝的个人能力,似乎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眼光和优秀的辅佐人才。
16、这个工业革命以后产生的掠夺力量,使欧洲的霸权处处横行。在欧洲列强争夺资源和市场时,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也非常激烈。战争的武器随着机器的发明,一天比一天更具有破坏性和杀伤力。
17、我还是要说:这和伟大不沾边。不是我固执或偏见。你想想:吴三桂如果胜了,他会允许分裂吗?肯定不会的。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不管谁胜,国土都是完整的,不存在分裂的可能。
18、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雠。告天传玉岫,哭庙见诸侯。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须知六军出,一扫定神州。
19、可是,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义和团,他们提出的诉求都不可能真正改变中国的困局。康有为提出的《大同书》,确实依据中国文化中的理想国,规划了一个大同之世,其内容和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有相当雷同之处。可是,这一个思想的根源,还是从中国传统中引申出来的。
20、康乾对漠北蒙古的准葛尔部进行了种族灭绝,残忍得罕见,不说了,无非也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而服务的。
21、但是清朝不同,康熙禁海的原因是担心汉人造反——实际上,在成功收复台湾后,康熙确曾一度解除“海禁”。但开海之后,沿海居民与海外交往日益频繁,而在南洋生活、经商的华人群体不断壮大,这引起了满清政府恐慌——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掌权者,这种恐惧心理甚至比“穷小子皇帝”朱元璋更甚——他们担心这些人如当年郑成功一样,在海外建立抗清基地,聚集反清队伍。
22、(11) 岑仲勉:《隋唐史》,2页。岑仲勉先生此说更早的论述见《唐唐临〈冥报记〉之复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7辑,191页,1948年。
23、辽朝(契丹):907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24、回顾从先秦到明清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天下”这样一个行之久远的词语,从它以地域概念登上历史舞台的先秦时期开始,就已经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同样是先前说到的《孟子》一书,其中还记录有孟子对齐宣王讲过的一句话,叫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执政当国者应当与民众同忧乐。显然,此处的“天下”一语,就已经不是单纯的地域概念,它还包含着关怀民生疾苦的人文意识和社会责任。换句话说,这里的“天下”一语,其后实际上省略了“民众”或者“民生”二字。尔后,伴随历史的演进,这样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充实、深化,到魏晋隋唐间,便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追求而被载入官修史书之中。北宋中叶,范仲淹发展了“天下”一语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更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
25、——后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梁太祖朱温
26、其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经史百家及音韵训诂之学等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27、除此,《总目》亦以《左传杜注补正》《日知录》为准,评定其他著作。《总目》将清人张尔岐的《蒿菴闲话》与顾炎武的《日知录》相比,盛赞《日知录》“原原本本,一事务穷其始末,一字务核其异同”,而《蒿菴闲话》“特偶有所得,随文生义,本无意于著书,谓之零玑碎璧则可,至于网罗四部,镕铸群言,则实非《日知录》之比”。在评价王道焜、赵如源同编《左传杜林合注》时,褒赞《左传杜注补正》:“杜预注《左氏》,号为精密。虽隋刘炫已有所规,元赵汸、明邵宝、傅逊、陆粲、国朝顾炎武、惠栋又递有所补正,而宏纲巨目,终越诸家。”评价明人傅逊的《左传注解辨误》时,《总目》云“皆驳正杜预之解,间有考证,而以意推求者多。视后来顾炎武、惠栋所订,未堪方驾”。评价清人朱鹤龄的《读左日钞》时,《总目》云“炎武《杜解补正》三卷,具有完帙,此所采未及什一”,“虽瑕瑜并陈,不及顾炎武、惠栋诸家之密”。《总目》除了征引顾炎武《左传杜注补正》《日知录》的内容,亦引用他的音韵学、金石学、地理学等其他著作之中的内容,经、史、子、集四部各书提要中援引的顾炎武著作相当之巨,尤以经部为最。《总目》亦将明人开考据风气的方以智与清初顾炎武、阎若璩、朱彞尊等人并列:
28、西魏:532年-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宝炬
29、可以说,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并且将愚昧和麻木植入我们的民族。手段高明得难以想象。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固执的认为落后来自于文化,而不是满清。孔子也成了满清的替罪羊。悲哉。
30、禁海不仅使中国造船技术一路滑坡,也导致离奇事情的发生:明末对世界地理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清末竟没人知道欧洲在哪(还有其他原因:销毁相关地理和科技书籍等)。
31、根据陈先生的细致分析及认真解读,可知顾炎武既是历史的提问者,也是时代的回答者:“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只有“保天下”才关乎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和思想,是民族生生不息及文化代代传承的根脉所在,维护民族集体安身立命的悠久历史文明和优良文化传统,当然是每一社会个体及全体民众责无旁贷的责任,较诸其他任何问题都显得更为根本和更为重要。
32、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说:“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指东汉,其都城洛阳位于西汉都城长安之东)者”,具体表现是,在汉末桓(帝)灵(帝)之际,昏君在位,宫中有心术不正的宦官,朝廷上有趋炎附势的乱臣,d锢之祸迭兴,李膺等正直之士受到打压禁锢,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感受到天下无道以及国家即将分崩离析。但天下枭雄却畏惧于普通人对于其名节上的非议,一直敛声息语,不敢起来搅混水,起来取而代之,东汉因此多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统治。流风之下,即使枭雄如曹操也不敢名正言顺的篡汉,不敢做推翻前朝的“周武王”,只愿做商朝的“忠臣”“周文王”。
33、(3)赞扬历史上的“异端”行为(肯定改革、农民起义、寡妇再嫁)、倡导变革。
34、东晋: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元帝司马睿
35、黄河淮河,隔若干年就会出点事。哪个朝代没治理过呢?赶上了,顺便就治理了嘛。此等分内之事,哪能和伟大扯上关系呢?明朝那个30年不上朝的万历帝在位时,还治理过黄淮河的水患,而且治理得不错。不知道了吧?所以说,有些事根本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36、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李贽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说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影响。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分权主张。
37、(本文刊载于《贵州文史丛刊》2020年第二期,注释省略。)
38、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乾隆三十九年,命各省查缴"诋毁本朝"之书,尽行销毁。乾隆四十年,令四库馆臣对所收书籍"务须详慎决择,使群言悉归雅正"。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部还多,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乾隆心想:秦始皇算什么,敢跟我比?)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
39、康熙在开海与禁海问题上的思考模式,继续影响到雍正、乾隆及其朝中的官员,甚至更远。
40、清兵入关以后,八旗的作战能力有很大的改变。在关外时,他们是部落兵的编制,王子们是将帅,所有的部落男丁都是战士,旗营的战斗力相当强。入关以后,打了几次内外战争,旗营能征善战的战士们折损不少。
41、(18) 胡阿祥:《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114页。
42、类似的困扰不要说对一个文科生,就是对历史学家如陈寅恪先生,也是同样的。陈先生在著述《柳如是别传》时曾特意说明:
43、顾炎武终其一生,皆持守“毋仕二姓”之念,坚持“尊王攘夷”,故他对入关的清人抱持一种排斥、反感的态度,我们从其诗作、书信中可以窥探出此种隐秘的情愫。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常熟,顾炎武的母亲以绝食相抗,遗命其“读书隐居,毋仕二姓”。顾氏的诗作中多有托寓“尊王攘夷”之论,流露出对清政权的不满,并试图抗争的情绪。顺治元年(1644),顾炎武在《感事》诗中云:
44、更重要的是,八旗男丁出生以后就有粮饷,一辈子由国家养着;在作战时,八旗的精锐先让汉兵冲锋陷阵,打得差不多的时候,旗营才出动。到了这个地步,旗营战士相当于贵族,平时养尊处优,打仗时也不是在前线冒险,长久以后旗营战斗力当然衰弱了。八旗子弟犹如富贵纨绔,训练也并不严格,两三代以后,到康熙晚年旗营的作战能力已经不足称道了。
45、路易十四奢靡无度,热衷芭蕾,没有兴趣参与任何科学活动,却期望成为亚历山大那样的欧洲霸主。咋一看,有点荒唐,不学无术之人还爱做梦。
46、清朝后期,左宗棠在西北平叛,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看到没?这就是康熙造的孽。不仅不发展科技,反而打压科技;不仅不进步,反而退步。这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的本质。
47、第满清无仁政。满清自入关以来,所作所为全都是在残酷剥削镇压老百姓,没有一丝一毫的仁政施与老百姓,满清前期的顺治、康熙年间,全都是在大屠杀、屠城、剃发易服、圈地、投充、逃人、禁海等等,华夏亡了天下,乃至率兽食人!中期的雍正、乾隆时期,又在大兴文字狱,什么吕留良案,杀得昏天暗地,血海滔天!导致满清成了最高压、最恐怖、最阴暗的时期。无数知识分子惨遭荼毒,文化退化成荒漠!满清后期,又是不停的签订不平等条约,不停的割地赔款,不停的剥削人民,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老百姓更加水深火热!所以,满清从头到尾,都没有实行过仁政,所以反清复明的口号才会响彻满清始终。所以,满清无仁政!
48、(8)《水经注疏》卷三一《涢水》,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2639页。
49、在本文中,叶炜老师对后世史家所谓隋文帝杨坚定立国号时“改隨为隋”的记述,表示了自己的质疑。在追述前人在这一问题上的两派不同看法之后,叶炜老师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为何不假设杨坚本身就是以“隋国公”(而非“隨国公”)的身份登基的呢?通过对南北朝后期碑文和传世文献的考察,叶炜老师进一步确证了这一说法。这样看来,所谓“改隨为隋”之事,或许是后世之杜撰了。这样的理解看似激进,其实似乎要比南宋史家的判断更为自然。
50、图为《贺兰祥墓志》,其中“除三荆襄雍平信江隋二郢浙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亦写成“隋”。
51、观所作《音学五书后序》,至谓圣人复起,必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是岂可行之事乎?潘耒作是书序,乃盛称其经济,而以考据精详为末务,殆非笃论矣。
52、顾炎武向来被视为清代考证学前驱人物,章太炎在《诸子略说》中指出“亭林研治经史最深,又讲音韵、地理之学,清人推为汉学之祖”,梁启超尝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个人”,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代儒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于文人,实炎武启之”,胡适在《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一文中亦指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在这些根本工具的发达史上,顾炎武是一个开山的大师”。章、梁、胡诸人咸从考证学的角度尊仰顾炎武,并分别冠之以“汉学之祖”“清学开山之祖”“开山的大师”名号,这些添付于顾炎武身上的名号共同指向一点,即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启性人物,乃清学之祖。实际上,顾炎武本身是个遗民,对清朝而言,是个相当敏感的人物,可是正是这样一个敏感人物,竟然逐渐被塑造成了清学之祖、清学第一人,其原因何在?
53、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
54、炎武学有本原,博赡而能通贯,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於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非如杨慎、焦竑诸人偶然涉猎,得一义之异同,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
55、好吧,那他是明末清初的。可是,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朝代叫“明末清初”呀?这样写会不会不符合标准答案?
56、他们还共同加入宣南诗社,互相应酬唱和,激励诗情,交流学术思想。这些诗友都是极力主张禁止鸦片输入的爱国志士,在禁烟抗英的重大问题上,他们都以振兴清朝,恢复大国风范为目标,表现出深深的爱国之情。
57、(3)提出“工商皆本”理论,反对重农抑商。
58、于是,1716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清廷再次下令各省商船禁止前往南洋贸易,严防定居南洋的华人返回国内。已到晚年的康熙皇帝,在禁海上谕中说:“朕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海外有吕宋、噶喇吧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代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不难理解,一个少数民族皇帝统治汉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其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消释猜忌与防范的心理。
59、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斟鄩阳城(今河南洛阳)(今河南登封)夏王禹夏王启夏王少康
60、总之,我们认为隋朝并不存在一个“改隨为隋”的事件,杨坚本任“隋国公”、“隋王”,隋国号即由此而来。因为当时存在“隨”、“隋”互用的现象,所以今天所见隋代石刻材料中,还有少量以“隨”称隋朝的。这或许是一个比隋朝灭亡后近三百年才提出的“改隨为隋”说更自然一些的解释吧。
61、《四库全书》名义上是为了综合古今典籍,实际上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彻底的清洗。乾隆统治的六十多年,是中国文化最可悲最黑暗的年代。现在清朝宫廷戏颇多,都是赞美和称颂之词。每每看到这里,心里就泛起悲凉。多少人因此对历史造成错觉!唉……
6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明清之际军事将领、民族英雄)
63、康熙年间,戴梓发明的28连发的、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康熙弃之不用。还说: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后来,天才级人物戴梓被充军关外。这就是康熙打压科技的手段。他了解到科技的可怕,故而禁之。
64、其后,王昶在《金石萃编》卷三八《杜乾绪等造象铭》后加按语云:“按铭序首云‘大隨开皇十二年岁在壬□’。考隨本春秋时国,即今隨州,隋文帝初受封于隨,及有天下,以隨从辵,周齐奔走不宁,故去辵作隋。然见之碑刻,往往通用,以逮唐初,诸碑书隨为隋者,不可枚举,此碑仍作大隨,盖未尝有定制也。”
65、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现又被称为“昆剧”。它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66、由于一系列南宋著名学者都持此说,使得此说对后世产生广泛的影响。南宋初年,郑樵《通志》卷三五《六书略论变更》:“隋旧作隨,文帝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辵而作隋。”吴曾《能改斋漫录》与《通志》成书时间大致相同,也持此说此后王楙《野客丛书》卷二一“字文增减”条、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六“后世解字无意义”条都沿用此说。从杨彦龄到祝穆,从他们的具体论述看,似乎都来自李涪之说。
67、正是由上述讨论合乎逻辑的发展,顾炎武得出他的时代之问的结论:“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就是说,同维护一家一姓的封建帝王专制政权相比,“保天下”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思想,是文化根脉之所在。因此,它是根本的、深层次的、头等重要的问题。也惟其如此,维护一家一姓的封建帝王专制政权,说到底无非是当权的帝王和大臣们的事情,而维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文明和优良文化传统,则是全体民众责无旁贷的共同责任。
68、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国号曰隋。为什么称“隋”呢?《资治通鉴》卷一七五《陈纪九》太建十三年(581)二月条胡三省注:“隋主本袭封隨公,故国号曰隨。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辵’作‘隋’,以辵训走故也。”此说影响很大,岑仲勉先生《隋唐史》:“〔杨〕坚以父忠封隨国公,因改朝号曰隨,又恶‘隨’字带‘走’,故去走为隋。”(1) 近年出版的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政权名号的著作,如胡阿祥先生《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徐俊先生《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均持此说白寿彝先生主编多卷本《中国通史》以及日本近年修订出版的多卷本《世界历史大系·中国史》也均采此说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识。
69、康熙是个“了不起”的人: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征战雅克萨,打败葛尔丹,治理黄河淮河,学习近代科技。咋一看,战功赫赫,成绩斐然,俨然一位伟大的君主了。真的是这样吗?
70、大体在南宋以后,徐锴的说法也得到了重视,即在说明隨“去走”作隋外,又强调了“隋”字的本义。罗泌《路史》卷三五《发挥氏姓之牒》:“隨之文帝恶隨之从辵,乃去其辵以为隋。不知隋自音妥,隋者,尸祭鬼神之物也,守裶既祭则藏。其隋亦云衅杀裂落肉之名也。卒之国以隋裂而终,则书名之谶,其祸如是。”此后,大学者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直接引用徐锴之说,“徐楚金云:隨文帝恶‘隨’字为走,乃去之成‘隋’字。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殊不知‘隨’从‘辵’,辵,安步也。而妄去之,岂非不学之故。”(6) 又王应麟《玉海》卷四五《艺文·小学·乾道班马字类》引《说文系传》云:“隨文帝恶隨字为走,乃去之成隋字。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殊不知隋从辵,辵安步也,而妄去之,岂非不学之故”。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篇》卷上也记载了此说。
7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72、 《顾炎武》的戏曲编排有很多不尽善尽美的地方,但是这样的昆曲让我们走近了一个明朝思想家,因为这部昆曲,让年轻人能翻开古籍,了解顾炎武的精神,践行顾炎武的思想。
73、清代过了一半,实际上已经没有真正可以作战的部队了。湘军、淮军都是以乡勇为名招募的私人部队,国家根本指挥不动。整体说来,清代中国人口从差不多两亿逐渐增加到四亿多,而旗营和绿营的编制,总数不过百万余众。
74、史家纪事自以用公元西历为便,但资料本皆阴历,若事实发生在年末,即不能任意改换阳历。记述明末遗民行事,用清代纪元,于理于心,俱有未安。若用永历隆武等南明年号,则非习见。如改用甲子,复不易推记。
75、顾炎武晚年,抵死拒绝清廷的笼络,以明无仕异朝之志。康熙十年(1671),清廷开明史馆,熊赐履邀顾炎武加入,然遭其严词拒绝。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设博学鸿词科,征召海内名儒,叶方蔼与韩菼欲荐顾炎武,顾氏在给潘次耕的书信中表示“我答以果有此命,非死则逃”“原一在坐与闻,都人士亦颇有传之者,耿耿此心,终始不变”。次年,叶方蔼任明史馆总裁,再招顾炎武入幕,顾氏回绝道:“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可见顾炎武不仕而朝决心之坚定。
76、——后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周太祖郭威
77、从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时代之问,到章太炎以“注意全国之兴亡”为“读史之要义”,时间虽然已经相去二百多年,但是其间却有一任何力量都无法割断的根脉。这条无形的根脉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关怀、珍爱和维护,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贵历史自觉。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么说,明清之际的杰出思想家顾炎武,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捍卫者,而且还是晚近中华学人文化自觉的卓越先驱,是一位值得永远纪念的开风气者。
78、一句话:康熙是一个能干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好皇帝。甚至可以说:康熙是个很糟糕的皇帝!
79、看到这道题,作为参加过高考的一名文科生,突然觉得衰躯一振,额头渗出了紧张的汗珠——是呀,黄宗羲是哪个朝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