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性学三论(30句文案短句)

2023-04-05 09:35:43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

1、《性学三论》是弗洛伊德的一本学术小书,他的许多创见如原欲(力比多)、婴幼儿口欲肛欲的性心理分期、升华理论中“性是美的本源”都出自于此,也成为了现代性学最权威且流行最广的理论基石。书中简明扼要的探讨了以下三个论点:对性变态的研究(包括性倒错-同性恋);幼儿的性欲;青春期与性成熟。在这篇推送中我们主要来聊聊性变态。

2、事实上,异性间的相互吸引远远超出性欲吸引的范围。男女两性的分化不仅存在于性功能上,而且也体现在性格的差异中。他写道:“可以这样来刻画男性性格:主动进入,统辖引导,能动活跃,严于律己,大胆冒险。而女性的性格特征则是:主动接受,防御保护,现实主义,忍辱负重,温柔慈爱。”这样一来,弗洛姆对“性爱”的实质的分析,就从弗洛伊德的“生理学的解释”的层次上,提升到心理学的层次上。

3、性蕾期(phallicstage)关注男女之间生殖器构造的生理差异“阉割焦虑”(castrationanxiety)“阴茎嫉羡(或阳具嫉羡)(penisenvy)

4、在《苦月亮》和《蓝丝绒》中两位导演都加入了第三方视角的介入,通过偷窥这种好奇心和性欲望驱使的行为,性学这门学问可以说本身就是对人性的一种偷窥。以普通人(正常性行为者)介入性变态者的世界,从而对异常行为者产生同情和理解,并结合自身达到共情、共鸣。观众也随之看到人性中更为复杂的性心理,而不是普世价值下简单的性关系、童话般的爱情。

5、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出生时从母体的分离是人类体验到的最大的焦虑,诞生的创伤是后来出现情感焦虑的基础。

6、渡边淳一的小说《爱的流刑地》中出轨的男女心怀道德罪恶感在苦恋中发生了性窒息的悲剧,性变态行为之所以被人所诟病是非常态的性危机到社会生活、私生活中的安全线,其背后也是人们对出格行为的恐惧排斥。《杀死比尔》中的“比尔”——好莱坞早期功夫片打星大卫·卡拉丁现实生活中他正是在自慰的性窒息中猝死,警方在曼谷的酒店中发现他的脖子上和生殖器上缠有布条。

7、THREEESSAYSONTHETHEORYOFSEXUALITYFreud1905(弗洛伊德性学三论)。

8、同性恋和双性恋都属于性取向,人的性取向有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泛性恋和无性之分,虽然大多数人是异性恋,但非异性恋的性取向并不罕见,美国CDC的一项研究,同性恋的比例为6%。双性恋的比例为0.7%,而民调发现非异性恋的比例接近5%。

9、性变态(DiesexuellenAbirrungen,德语,意为:性的畸变)从广义上看,包括:露阴癖,窥淫癖,性窒息,恋物癖,异性装扮癖,恋童癖,性摩擦癖,性施虐癖,性受虐癖,易性癖。

10、控制排便,获得快感:肛门外括约肌的主动收缩——肛门粘膜的被动刺激

11、这本《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实质上是弗洛伊德很多篇性学文章的合集,其中包括了他最具有创造性文章《性学三论》以及《爱情心理学》和《道德文明和现代人的焦虑》等,他在这些当中运用了精神分析法观察,并选择材料和组织内容,对人类性欲的本质和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创建了自己的性心理发展模型,阐明了他对于人性与人类性行为的核心观点——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类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支配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人类取得一切成功的源泉——即所谓的泛性论,各种心理疾病的推动力量都以“性”本能为根基,一切从性谈起,一切归结于性......

12、在“杜拉”的病历中亦可见到。性变态者意识清晰的幻想(在有利的条件下可转化为外显的行为)、偏执狂的幻想性恐惧(仇视别人的投射)及癔症的潜意识幻想(精神分析发现隐藏于症状背后)甚至在细节上都是吻合的。

13、人生就象弈棋, 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之性学经典》

14、2).自体享乐阶段:“孩子们不喜欢吮吸陌生的物体,吮吸自己的皮肤会让他们感到舒服很多,因为此时的他们还不想与外界打交道,而自己的皮肤正好与外界无关。”“人们常会感叹‘真遗憾,我不能亲吻我自己’”。

15、这位大师的论断富于想象力,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16、针对幼儿性欲的表现形式,弗洛伊德提到了儿童在追问与性有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强烈好奇心。孩子从哪里来?爸爸妈妈在其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以各种方式不断上演,它们可以让我们对儿童就性这个主题形成的特殊理论有所管窥。比如,儿童相信不同的性别都源于唯一的生殖器官,即男孩有阴茎,而女孩的已被剥夺。其他儿童性理论则涉及他们对于出生的看法(婴儿也是像排粪那样被生下来吗?诸如此类)或者父母之间的两性关系(通过接吻受精、施虐怀孕等)。然而,不论儿童在意识层面的幻想何等离奇,它们在本质上都反映了幼儿性欲的无意识组织以及他们所假想的自己与周围亲人关系建立的方式。

17、厂保卫科和区公安局一大帮人跑过来勘察现场,从他家搜出几本黄书,还有从厂子偷出的铜,然后大家就是一脸懵逼。因情而杀还是分分赃不均,是家庭纠纷还是社会结仇,有可能但没线索啊,这大家就二脸懵逼了,这事这么下去可能要成悬案了。大白天厂区职工住宅人被杀,竟然要成悬案,办案的压力大啊!这时候群众路线就成了最重要手段,天天发动群众,重点紧盯有前科有迹的“坏人”……结果借着偷铜这个线,还真挖出个内盗小贼

18、作为弗洛伊德的主要发现,俄狄浦斯情结在儿童的性发育阶段出现,在个体心理生活的性特征构建之中,它发挥着中心组织者的角色。对弗洛伊德而言,这种情结具有普遍性,正如他在《性学三论》所言:“每个新生个体都面临着掌控俄狄浦斯情结的任务。”此外,俄狄浦斯情结不仅只在正常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它也同样存在于精神病理状态之中并构成“神经症核心情结”。

19、另一个是“性目的”(sexualaim),即驱动性行为的性本能。

20、部分性冲动:本能本身是非性的,具有冲动性,“部分性冲动”特指具有性特征的兴奋、刺激,

21、伊莎贝尔·于佩尔在《钢琴教师》中入木三分的演出,是女性性心理变态的绝佳范例

22、在自我分析的过程中,弗洛伊德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童年对母亲的爱恋和对父亲的嫉妒,并将这种情感冲突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联系起来:“我从内心发现了自己对母亲的爱恋和对父亲的嫉妒,我想所有的幼儿都有这样的情感……如果事情果真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俄狄浦斯王》扣人心弦的效果了。”(《弗洛伊德致弗利斯的信件》,1897年10月15日)在《梦的解析》中,这个主题再次出现:“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正好实现了我们童年时期的愿望。”在随后的岁月,弗洛伊德还在他的临床报告中经常提到俄狄浦斯情结的概念,如在1905年“多拉”个案和1909年“小汉斯”个案之中。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概念首次于1910年正式出现在论文“男性对象选择的一个特殊类型”(1910h)之中,而“情结”这个术语则源自荣格。

23、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24、他曾创造了ZiggyStardust(火星蜘蛛)的形象,一个红发、雌雄同体的外星人,这种后现代的、太空迷幻的风格不仅成就了他摇滚巨星外在的诱人形象,异装风格还影响了大众对于流行、时尚的理解,同时他的双性恋取向也造就了无数风流韵事。那么我们能说DavidBowie是病态么?

25、《梦的解析》(德语:DieTraumdeutung英文:TheInterpretationofDreams),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得·弗洛伊德创作的心理学理论著作,又译做《解梦》。

26、1900年之后,弗洛伊德进入了创作高潮期,1901年,他发表了《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笔误、语误、读误都是一种无意识动机的作用。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性学三论》,他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性的问题,认为性欲是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第一篇论文中,弗洛伊德指出精神病人以症状代替了变态或健康的性生活。第二篇是关于“婴儿的性欲”,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有性感觉,这篇论文最富有革命性,引起了轩然大波。第三篇论文转向成人性欲问题。这三部著作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很大冲击,弗洛伊德也因为说性动机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而为人们所争论。

27、《天鹅绒金矿》中,美艳的乔纳森扮演的原型是Bowie,几近疯魔的伊万·麦克格雷格原型来自IggyPop和LouReed的结合体

28、 中国同性恋者应该心存希望,字面上的“不支持”并不等于打击、压迫,即便未让同性恋者平权,也始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维护他们的取向自由。思维惯性可以随时间突破,何况同性恋本身就遵循生物学,来自基因的选择和环境的引导。

29、 性变态是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出现仍存在争议,性变态背后确实存在一些先天因素,弗洛伊德假设包含所有性变态萌芽的体质只会显示在小孩身上,即便展现出较小的强度,但任何本能都可能浮现出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风景描写优美语段(49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