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感悟100字【摘抄文案100句】

2023-01-03 10:29:36

一、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

1、堵住欲望的出口,隐藏锐利的锋芒,消解纷扰的争论,和光同尘,大隐隐于市,有点“深入人民群众内部”的意思,这样才能做成大事。反之,高高在上,只在乎自己的欲望,过于锋芒毕露是很容易遇到挫折的,这是玄而又玄的道理。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3、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老子 《老子第八章》

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老子《道德经》中的10句至理名言,句句发人深省。

7、解释:“刍”读作(chú)。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9、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10、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1、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感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对大成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获得了极大成就或成功;一是最圆满的东西。

1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道德经》

1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 《道德经》

1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7、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19、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0、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二、道德经感悟100字

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4、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6、道德经智慧ID:dao567

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8、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9、——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1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11、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2、廉:东西的棱边。为人处世应当方正,而不应生硬勉强,一直有太过有棱角,将人割伤。

13、此文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5、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16、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17、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虽然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18、《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著,其中蕴含的哲理简单而意味深远,其中最经典的十句话更是蕴含了中国式的生存智慧,领悟透了并在实践中践行的话,受益终身。

19、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 《道德经》

三、老子道德经全文朗读

1、上等资质的人在听闻知晓了道以后,立刻会勤勉地去学、去做;中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会半信半疑,认为可有可无;下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就会大声嘲笑,大加讽刺。但如果这等人不嘲笑的话,就不算是真正的道了。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6、大意:人说的话多,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将话留在心里。其实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本来他是一番好意,可是最后往往都会落到抱怨。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话太多,说不到重点或者解释的太多,结果反而造成相反的结果。所以,有时候沉默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

7、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8、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9、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1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1、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不知道出处原来在这里。有些道理说说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

12、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

13、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1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5、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长; 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你热,我便清凉,决不激化你的沸腾; 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老子 《道德经"上善若水"》

1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道德经》

17、有和无可以互相转化,难和易是互相形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显现的,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18、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0、注: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四、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

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佛的启示:人这辈子,都有因果

3、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 《道德经》

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 《道德经》

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9、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从容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阔无边,虽然稀疏但并不会有一点漏失。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12、“功成身退”是一种大智慧,它启示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动不动就拿“想当初怎么样怎么样”来说话,否则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又一个大智慧。

1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6、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1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1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20、(翻译)上天是不分亲疏的,但总是伴随着有德的善良之人。

五、道德经第81章

1、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李耳 《江海能为百谷王》

3、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4、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缺陷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最方正的东西好像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宏达的声音没有声响;最大的象却没有形迹。

6、治大国,若烹小鲜。

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道”是道家核心。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一种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道的自然而然的,因此人要符合道的规律,像水一样柔中带刚,随其自然、自然而然的生存,不要妄加人为的因素。

9、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10、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11、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2、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4、《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15、礼者出现的前提是“大道废”,所以礼为乱之首也。

16、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17、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2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 《道德经》

下一篇:励志名言短句霸气哲理【摘抄文案100句】
上一篇:人生格言励志短句8字逆境【摘抄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