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35句文案短句)

2023-04-01 09:49:42

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

1、凡是略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二战时的德国名将辈出,尽管由于其政治和道德上的邪恶而最终失败,但从纯军事的角度上看,德国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德军将帅中优秀人物不少,但如果要优中选优的话,隆美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这三位将领是世所公认的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他们都是军事天才,各有特点,其成就也难分高下。古德里安的专长是在装甲兵战术,他是“闪击战”的创始人,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称为“德军装甲兵之父”,并且在战略方面的也有不凡见解,可惜的他却没有多少机会去一展抱负,最终没有当上元帅,只能以上将终老,确有让人有“数奇不封”之感。

2、列宁格勒战役的价值实在太低,除了以列宁的名字命名以及对芬兰有好处外,根本看不到拿下列宁格勒对于当时的纳粹德国有哪些好处。

3、进攻法国的“黄色方案”,本来轮不到当时只是A集团军群参谋长的曼施坦因来制定,事实上,哈尔德和布劳希奇很早就草拟了仿照一战“斯蒂芬计划”制定的作战方案。但是希特勒认为并不可行。原因是该计划要求在荷兰和比利时展开围歼战,但是进攻北翼完全缺乏突然性。曼施坦因认为进攻比利时会把整个德军南翼暴露给法军,狭小的地形也不适合围歼英法主力,战争很快就会变成“绞肉机”式的拉锯战。他认为应该出其不意,充分利用德军装甲兵的优势。在诱攻马奇诺防线的同时,让装甲师从布满森林的阿登山区突进,直至英吉利海峡。突击的目的是完全切断法军和在比利时的联军力量之间的联系。这个方案非常大胆,大胆到总司令部的哈尔德认为简直是痴人说梦,而且曼施坦因当时只是一个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制定整个法国作战的计划根本就是僭越,因此就把曼施坦因给调离了集团军群参谋部。但是孰料,希特勒非常欣赏曼施坦因的计划,1940年2月17日拍板决定执行曼施坦因计划。5月10日,计划开始执行,一个月后的6月14日,德国军队就开进了巴黎。曼施坦因的计划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的,穿越阿登山区的德军装甲主力很有可能腹背受敌、荡然无存。但是二战刚开始,闪击战还没有被盟军完全吃透;集中使用装甲力量的思想、偷袭几乎不设防的阿登山区着实给还停留在堑壕战时代的法军上了一课。若非5月底的敦刻尔克,整个西线的盟军有生力量几乎不复存在。

4、二战期间,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5、  古德里安的心中顿时激动不已,信心也顿时提高了不少,他觉得,或许自己真的有机会说服元首接受自己的建议。

6、  “元首,恕我直言,帝国此时危在旦夕!”(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

7、隆美尔就任集团军群总司令之际,可曾想过,三年前古德里安抗命撤退,立即被免;三个月后曼施坦因想要更大的军权,仍然被免,这之间的反差,难道还不明显吗?

8、二战结束后,曼施坦因出版了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在这本书里曼施坦因明确表示,德国曾有很多机会取得苏德战争的最终胜利,而且这些胜利的机会都是真实地出现在德国的眼前,却一次又一次因为各种各样的失误而化为过眼烟云,而最让这位战功赫赫的元帅所耿耿于怀的,莫过于这三件事。

9、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10、1954年5月14日,古德里安因病去世,他被埋葬于下萨克森州戈斯拉尔(Goslar),因为这是他最早担任军职的地方,他的妻子则于1972年去世。古德里安一家都被葬于同一墓地,他们即使在地下也是团圆的。

11、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俄语:Гео́рги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Жу́ков/英语:GeorgyKonstantinovichZhukov,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

12、后面的事我们都熟悉,曼施坦因指挥德军击败数倍于己的苏军,到第二年终于攻克异常坚固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不管是后来德军在人员和装备上反超苏军,还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实战火炮古斯塔夫发挥了作用,反正曼施坦因也是一战成名,以“塞凡堡的征服者”如愿得到元帅杖。

13、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

14、然而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击溃了试图收复基辅的苏军,并一鼓作气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几乎完成对苏联的致命一击。但这场看似完美的反突击实际上并不完美,没能像前一年那样完成合围,苏军虽损失惨重,但主力尚在并及时后撤,为之后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反击保留了基础。

15、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

16、1942年春天,苏联高层判断失误,认为在莫斯科战役受挫的德军已无力发动攻势,于是下令发起全线反击,其中铁木辛哥元帅因为1941年秋天丢掉基辅而蒙受奇耻大辱,故而擅自率军发动反击,旨在夺回基辅。

17、要知道,隆美尔在北非那是最高指挥官,1944年在西线仍然是大权在握,因为“B集团军群”是西线德军的野战主力部队,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基本也控制不了隆美尔,所以他仍然是一个战略方向的“话事人”,不能直接任命为西线总司令,无非是资历不足罢了。

18、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国陆军大将,军事家、理论家、战术家,闪电战的创始人。二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适用于现代化战争的推动者,在古德里安的努力之下,德军建立了当时最优秀的装甲部队,几乎战无不胜。他的战术理论,极大推动了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战术理论。古德里安与隆美尔、曼施坦因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三大名将。

19、  古德里安虽然对元首的秘书有些不满,但是对元首却非常的崇拜!

20、  林羽将身体靠在沙发上,静静的看着古德里安。

21、妄图先发制人,在对美开战之初以舰载航空兵袭击了珍珠港,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后为确保日军进攻东南亚的翼侧安全。

22、下面图片是我在曼施坦因墓的旁边拍摄到的,是一个木制的十字架,上面有吉罗少尉的名字,实际上,这个十字架就是二战中曼施坦因元帅亲自制作,为儿子墓地所立。

23、  曼施坦因坚信,这一次,他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而且是前无古人的辉煌胜利!

24、  所以说他们想要积攒起四千辆坦克,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肯定是省吃俭用了很久才憋出来的!

25、1945年5月10日,在希特勒自杀,德国已经完全失败的情况下,古德里安选择向美军投降,随后被关押了三年,因为在战争期间没有犯下战争罪行,所没有被列为战犯。他于1948年被释放,之后一直在家中修养并撰写回忆录《一个士兵的回忆》,还曾短暂出任过美国国防部的顾问。古德里安的大儿子海因茨·冈特·古德里安(HeinzGüntherGuderian)在二战中任德国陆军116装甲师参谋,后来在鲁尔地区向美军投降,战后加入德国联邦国防军,以少将身份退伍,于2004年去世。

26、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原本可以横行南线战场,以出色的机动性来消耗苏军机动兵力,打乱苏军的部署,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却只因为希特勒一纸命令而必须拿下斯大林格勒,结果遭到苏军合围。

27、  士兵们一点都没有在意对方的身份和军衔,他们狠狠的用枪托砸向古德里安,迫使古德里安后退到安全线以内!

28、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屡屡击败敌军,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

29、这三人当中恩宠一直不衰的其实只有隆美尔,毕竟是大本营警卫营长出身的“天子近臣”,到了1944年夏天,尽管信任程度不比从前,但是兹要没有被牵扯进暗杀小胡子“720事件”,隆美尔仍然还会身居高位。因为希特勒还能够信任的高级将领已经不多了,“赐死”其实也表达了某种“由爱生恨”。

30、隆美尔在北非最终被英军击败,返回欧洲后已无大作为。1944年,他受到谋杀希特勒的“20事件”的牵连,被迫服毒自尽。

31、  都十一点了,元首居然还没有从办公室出来,古德里安心中越来越着急了。

32、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Wilhelm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德国陆军大将,著名军事家,“闪击战”的创始人,历史学家赞其“闪击战之父”。

33、  在他坐在会客室的沙发上等待的时候,他注意到,元首一直在忙碌,足足六七个小时,元首都没有出来过,甚至连晚饭都是助手送进去的。

34、  帝国的三大名将此时都在柏林,隆美尔刚刚从北非回来,正准备接受元首授勋。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好句好段200字摘抄(25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