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简介及作品介绍(32句文案短句)
荀子简介及作品介绍
1、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
2、在《荀子》一书中,荀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荀况指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变化。他认为,天与人、自然与社会有不同的职能。同时,荀况又强调,人虽然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强加于自然界,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与其崇拜天、歌颂天,不如像畜养万物那样将天驯服;与其顺从天、歌颂天,不如掌握自然规律而使之为人类造福。
3、同样,詹安泰也注意到了荀子文章中说理的特色,詹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中评价说:“荀子是长于说理的,每篇就题发挥,作长篇的议论,和《论语》《孟子》等书不同。他的学问很广博,各家著述,都曾过目,且又游学稷下,对于稷下大师们的学说,想也浸淫研究过,撮取各家精华,独成一家。所以他对于诸子都表示不满,作《非十二子篇》,一一骘评,谓诸子‘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便是说明他自己的绝不是邪说、奸言和枭乱天下的东西了。他是如此自负的,因此,他的议论比较着实,而以说理严密取胜,每有所论,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有时愤疾过甚,不觉言出偏激,然而,以诸子来论,他还是比较着实的。”(荀子简介及作品介绍)。
4、注:本表需随参赛作品、作品说明表、作者身份证复印件一起提交大赛组委会;
5、荀况撰《荀子》二十卷,清嘉庆九年姑苏聚文堂刻十子全书本,书牌
6、本书以时间为序,采取左为中国大事年表、右为外国大事年表的体例对比编排中外历史发展进程,直观形象,有助于读者:(1)了解和掌握在同一时间段发生的中外史事,特别是利于学生对比记忆来易于记住;(2)在同时段发展的对比中,发现中国文明何时领先于世界文明,何时落后于其他文明,深思民族发展的命运。
7、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在兰陵荀子文化节期间展出;
8、 司马光,字君实,封温国公,谥文正,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史界“两司马”之一。主要作品为主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出于此。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上自战国下至五代计1362年的史实。史书“双璧”之一。
9、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为《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10、 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顾曲散人。主要作品为编辑短篇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共120篇。《灌园叟晚逢仙女》出于此。”三言“与凌濛初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
11、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1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3、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14、 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15、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非相》
16、具有开发潜力的产品将落地兰陵进行产品开发。
17、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传抄时误将十五改为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18、曾经的巅峰,昔日的花冠,没有所谓真正停滞的财富或成就,失去的必然离我们而去,但有一种信念,让我们找回了自我和价值。
19、对于这段话,周振甫在《中国文章学史》中评价说:“《劝学》篇是劝人学习的,是属于论说文,但这篇的写法,有它的特点。一是多用博喻,即不是抽象说理,是引用好多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这段评价是从修辞特色来做出的说明,而在修辞手法上,周振甫又称:“在《劝学》篇这一段里,荀子讲的意思,一是‘学不可以已’,讲了这句话,接下来就引了五个比喻。二是讲了‘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又引了三个排比格,一个引用格,四个对偶格。用比喻是加强形象;用排比,是加强气势;用引用,加强说服力;用对偶,使文辞整齐而有力。这样用多种修辞格来加强形象性和说服力,就成为《劝学》篇的写作法了。”
20、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21、 实物作品请提供实物原件或等比模型;提交时请确保参赛作品完整、有效;
22、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先秦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
2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24、 设计作品与报名表需同时提交,报名表由附件下载。
25、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三国》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26、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27、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
28、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29、 解读:“自然万物的存在及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引用此句来说明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尊重自然。习近平主席以深厚的人民情怀、天下情怀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擘画了方向。
3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31、荀子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东南5公里处的南王庄村。这趟的山东之行还算顺利,但因为规划的单程路线太过漫长,使得一路上有很多时间都是忙于赶路。而事情往往是越着急越容易出乱,在行走的途中,汽车突然熄了火,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令我很是心焦,我当然知道这样的结果也并非司机所愿,于是任由他在那里打开机盖子来回鼓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