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你未看此花时(50句文案短句)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你未看此花时
1、感悟: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无独有偶,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无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这里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一理。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2、这句话出自《传习录》,反映的是唯心主义思想。重点想要表达“存在即被感知”的思想,也即意识决定物质。花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当看见花时就感觉到了花,那么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那么花就不存在。
3、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
4、 世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5、王阳明年轻时痴迷于佛教,吸取了许多禅宗的思想,但等到他心学大成后,却对佛学大加批判,认为只在心上做,终是无用。(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你未看此花时)。
6、点破这一层,才能显现出个体的“知”的独立性和可贵性,换用一种诗性的语言来描述,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孤独而高贵的,因为每一个心灵都主宰着一个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的坐止起息,而每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无法复制的。
7、安定情绪,物我两忘,不是什么都不想,死人才什么都不想呢。
8、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9、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10、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11、(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12、知行合“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
13、他又说: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
14、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5、原来,阳明所谓“事上磨炼”,还在一个“存天理,去人欲”,叫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要过分。这便是所谓“中和”的地位,便是阳明所谓的“心体”。
16、 原句: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17、(原创连载)巩义考察记探访“中华家道”思“快慢”
18、 大意:所谓的心,并非专指那一团血肉。如果心专指那团血肉,现在有个人死去了,那团血肉仍在,但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呢?所谓真正的心,是那能使你视、听、言、动的“性”,亦即天理。有了这个“性”,才有了这“性”的生生不息之理,也就是仁。
19、 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20、(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21、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则,这都是空谈。
22、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23、 原句: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24、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25、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26、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
27、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28、那一番求生、求爱的心,以自然明觉而发见,那便是良知,良知便是自然明觉,所以明觉的则称天理。若舍掉良知,又何从见天理?何从别善恶?
29、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30、 感悟: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31、 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必定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从而挤压和伤害到他人,不恶又会怎样?一谦一傲,值得深思。
32、还有盲人问题,是因为你能看见,所以你觉得客观世界存在。如果一生出来就是盲人,在他的世界里世界就是虚的。假设你说这花是红色的,他看不见颜色,对颜色没概念,也许在他的世界里红色也许是绿色,黑色,也许是另外一种物质。只是你生出来后,别人告诉你这个是红色,你以后就认为是红色,那假设你生出来别人告诉你树就是花,那你今后也会认为树就是花。
33、 大意: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34、 大意: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结果。
35、当把地球作为静止的参照物,就会产生地球静止人在动的意象;当把人作为静止的参照物,就会产生人静止地球在动的意象。把虚空某一点作为静止的参照物,就会产生人、地球二者都在动的意象。不同的参照物就有不同的意象,即不同的世界(现象)。把什么作为参照物是思想过程,是分别、选择过程,即是心动过程!不同的心动导致不同的意象,导致呈现不同的世界,导致看到不同的世界。无意识选择物质的参照物时,只能看到物质的世界,并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了,并得出世界是物质的结论。
36、 大意: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一举一动都合乎人类本性),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37、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38、(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39、王阳明认为,“格物”的“格”,就是“除去心中的怨恨,使整个身体正确”。“意义的本体是知识,意义的位置是事物”。“知识”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而不是外在事物的知识。这就是良知。他说:“所谓以标准去认识事物,以良心去认识事物。”
40、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或者说,他们只是在追寻我们本身固有的良知,而有的人却是在一门心思追求那些外物。
41、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42、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43、大意: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44、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45、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46、原句: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4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最粗浅的比方,我着急送餐时,错过了路边很多风景。一切存在是因为你的存在,无我无相。王阳明属于小无相功法,内心存在有。而佛法大乘是无我无相。
48、只有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49、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