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精髓60句(51句文案短句)

2023-03-16 12:06:15

阳明心学精髓60句

1、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下,孝不用学,它就是发自良知的行为。

2、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3、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惑,却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问题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恶,因为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

4、――――――――――――――――――――――――――

5、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而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够定,心性不够沉!

6、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7、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8、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9、先生说:“在心如此,在物亦如此。世上儒者只是不懂这一点,舍心逐物,把格物之学认错了。成天向外寻求,只做得一个‘义袭而取’,终身仅是行而不明,习而不察。”

10、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

11、  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阳明心学精髓60句)。

12、侃多悔。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13、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14、  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

15、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有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16、只有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17、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18、君子修学是为了提升自己,不曾忧虑被别人欺骗,只是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罢了。所以,君子不欺骗,良知就没有虚假而能真诚,良知真诚就能光明。君子自信,良知没有疑虑而能光明,良知光明就能真诚。明和诚彼此促进,因此良知能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就仿佛明镜高悬,任何事物在明镜前不能隐藏其美丑。什么原因呢?因为良知没有欺骗而诚信,也就不能宽待别人的欺骗,若有欺骗就能觉察。良知自信而光明,也就不能容忍不诚信,如果有不诚信存在就能觉察。此亦称为“易以知险”,“简以知阻”,也就是子思讲的“至诚如神,可以前知”。

19、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王阳明,肯定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0、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21、先生说:“无善无恶是理之静,有善有恶是因气动而产生的。不为气所动,就是无善无恶,可称至善了。”

22、《传习录》是王守仁的讲学语录,为儒家重要著作之一。《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堪称“心学”第一书。

23、  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24、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25、那人到底是往上升为“神圣”,还是往下坠落变成“恶魔”,根源在哪里?根源在于我们的生命情感。人生的种种实践,动力总是在生命情感。头脑只是概念判断逻辑推理,真正驱动的,是内心的情感。

26、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27、所以这个“心外无物”,显然不是讨论那些深山里的花花草草、隔壁村的村花是不是存在,而是从人的视角强调,心有多大,天地有多大。如果你心里只有眼前的苟且,那诗和远方就是绝对的“无”。

28、在王阳明看来,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关键是很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有个典故,王阳明抓住一个小偷,他不是简单粗暴地打屁股教育,而是想以德服人,于是大吼一声:把你的良知交出来!

29、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30、敌人气势正盛,就应该趁他们取得胜利疏于防备时向他们进攻,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退呢?

31、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32、1509年,也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气已大震于贵州。省会贵阳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席书慕名前来拜会王阳明,听了几句后,就问他:“请问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不同?”

33、(解读) 王阳明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子肯定不成熟而坠落。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养心”、发明本心。一个人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要做起坏事来;一个人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王阳明这里用种树作比喻,告诉我们,我门的内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

34、《王阳明大传》这本书主要讲了“致良知”,对于“致良知”有着这样的理解: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35、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36、(解读) 认识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圣人的学问的只是一个功夫,认识和知识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 

37、心学的起源并不是程朱的理学,而是传统的儒学,继承孟子的性善论,所以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就不能认识到阳明心学的精髓。那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38、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39、王阳明马上解释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

40、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41、这个故事不仅有内裤,还有内涵。我们如果停留在概念层面,去争论什么是良知,是不是人人有良知,就是嘴炮d,就是比赛话术的辩论,没有知行层面的意义。

42、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知道了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43、  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44、心即理,是说,每个人,不论是善人,还是恶人,本性其实是是善良的,内心只有天道至理。

45、世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46、朱熹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所谓的天理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一系列严格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这种天理下,所有人都被压得死死的,也就越来越扭曲越腐朽。王阳明曾经也追求这个天理追求格物致知,但是他后来产生了不同意见,觉得这个天理不妥,真正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所看到的外在都是内心的投射反应,也就是心外无物,而这个心也代表着人的良知,而致良知就是要把这个良知反映在实践中。

47、“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48、相反,如果我们找到自己的“内裤”,找到自己内心明知道不对却还在做的事,去一点点改,去一点点“致良知”,那我们就离圣人近了一步。

49、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50、  只有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成功励志故事及感悟(36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